人物

劳动模范

全国劳模李绿森:10年间,他两次重走红军长征路(图)

2015-01-28 11:16:27 来源: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2004年第一次重走长征路活动中,“文化长征队”来到“红军溜雪坡”(左一为时年67岁的李绿森)

  编者按:他们曾经辉煌,如今甘于平淡;他们退而不休,老而弥坚。他们言传身教,留下丰富的精神财富。敬业、守信、甘于奉献、淡泊名利,这些饱含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已经像血液一样在他们的身上自然流淌。他们共同的名字是——老劳模。

  爬雪山、过草地,尽管不用再吃草根、啃树皮,但回想重走25000里长征路的经历,今年77岁的全国劳模李绿森还是觉得一路走来,不容易。

  早在2004年10月,中国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之际,李绿森和湘南革命老区的另两名文艺工作者罗范懿、陈赞文组织并启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长征”活动,自费重走长征路。从江西瑞金出发,徒步穿越11个省89个县市,历时182天,走到陕北吴起镇,一路宣讲“红军长征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4年10月16日,这支队伍带着“深层发掘长征精神”的使命,再度集结启程。历时近60天的辗转奔波,队伍到达甘肃会宁长征胜利大会师纪念馆,标志着第二次重走长征路活动胜利结束。

  最多一天走60多公里

  李绿森是安仁县城关镇农技站退休工人,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提起参加的“文化长征”,他说:“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在县文化馆借阅了《小铁腿长征记》,便暗自发誓一定要沿着红军长征路走上一遍。”

  李绿森自幼酷爱文学,曾采访过一些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听他们讲过许多可歌可泣的长征故事。“真想把他们写出来,但由于没见过那些故事的发生之地,而无从着手,总想有条件时去看一看,实地体验一番。”李绿森说,但当时一心为求温饱的生活现实扑灭了这一愿望。

  2004年,安仁县原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罗范懿为纪念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打算组织一支“文化长征队”重走长征路。当罗范懿向李绿森征求意见时,李绿森高兴地大笑:“这是件大好事,你还记得我。我虽然老了,但决不会有问题,能吃能睡能走。退休前,每年一个人还要种10多亩田呢。”

  “长征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走廊,是中华民族永远传承的史诗、继往开来的丰碑。在某种意义上讲,不理解长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国。”李绿森说。

  2004年10月16日,以罗范懿为队长,李绿森、陈赞文为队员的三人“文化长征队”如期出发。“一路上住过窑洞、帐篷,最多一天走了60多公里路。”李绿森说,停笔多年的他,沿途还写了不少文章,有的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中《长征的种子》被评为2004年湖南省新闻通讯一等奖,《翻越大雪山》获得2005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

  “这也是重走长征路的成果。”李绿森笑着说。

  大家都有“红色情结”

  2014年,新的“文化长征队”再次成立,按照活动安排,队长仍是罗范懿,李绿森、陈赞文、朱步成为老队员,另外还增加了新队员张家祥。

  李绿森介绍,这次重走长征路是10月16日从长沙望城出发的,历时60天,途经8个省,穿越五岭地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到达甘肃会宁。

  在望城,罗范懿和队员为长沙市雷锋学校的学生们开展了一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讲座。

  “我参加了望城的讲座后,就没有随队一起前往了。”李绿森对此表示了深深的遗憾,他说,因为老伴恰在此时,生病住院,需要照顾,他去不了,“但每天都会和队员们保持电话联系,听他们讲途中的故事”。

  新“文化长征队”出发时只有三人。后来,“90后”的湖北小伙子沈双在广西老山界加入了队伍。沈双是名退伍军人,谈到重走长征路时说,走在长征路上,让他回忆起了在部队的日子,就像是拉练急行军。70岁的安仁退休干部张家祥是队伍中最年长者。“10年前我没有参加,觉得特别遗憾。这一次,我不能错过。”张家祥说,这是件“大胆且有意义的事”。

  李绿森说,大家都有很深的红色情结,无论是对长征的艰辛跋涉,还是对长征中的英雄人物、历史故事都非常感兴趣。

  一路宣讲“红军长征精神”

  与十年前徒步走完全程不同,新“文化长征队”选择了乘车。罗范懿解释:十年前,他们重走长征路的主要任务是体验长征路途的艰辛。而这一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发掘红军长征故事,并沿途广泛宣传长征精神,做些民情社情调查。

  据统计,新“文化长征队”沿途宣讲达10多场,并在江西、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等地立下“红军长征精神碑”30余座。

  “途中,每到一处战斗遗址或发生著名红军故事地,我们都会立一块‘中国红军长征精神碑’。”罗范懿说。

  “中国红军长征精神碑”正面结合立碑所在地长征历史情况刻录诗词、简述。背面则统一镌刻着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总结的10个词、40字长征精神: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团结精进,奉献忘我,艰苦卓绝,智勇双超,人民至上,信仰天高,世界大同,不胜不休。

  “此次重走长征路结束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在2016年10月19日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在长征沿途及全国各地树立80块‘红军长征精神碑’。”罗范懿说。(记者 吴凯风)

编辑:王莹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