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全国劳模游弋:“人微言重”的蓝领大师(图)

2015-09-28 08:21:24 来源: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中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他两三年就上一个台阶。他的发明每年为矿上节省成本近400万元。游弋说,这些发明跟国家大的发明没法比,但是在井下现场有用,能解决问题。

  车集煤矿机电一队副队长韩志强是游弋的老上级,他说,主辅井都是德国设备,十几本图纸都是英文,开始时游弋的英语水平不高,做维护工作很吃力。但他肯钻研,自己买电子词典,每天晚上下班后学习到很晚。现在,他的外语水平绝对能胜任工作。

  创新的初衷是想“偷懒”——让人闲下来,让机器忙活去

  在游弋看来,创新和技改工作就跟医生给病人看病似的,看透了就好办。他搞技改的初衷不像当初一些人说的那样——瞄着矿上的奖励和补助,他的想法很单纯,一来想自己多学点东西,二来给矿上省点资金,三来同事们干活能省点劲儿。

  “矿上把这么重要的设备交给咱,不能稀里糊涂地管。”尽管有了发明专利,游弋还是觉得自己很笨,悟得慢,就连爱学习也是被逼的,“文化水平在那儿摆着呢,但还想干点事,这就得多下功夫”。

  一台设备少则几千元,多则上百万元,但问题可能就出在某个小部件上,要是能把设备研究透,有时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修好。游弋做到了,维修成本省下来了,大家干活也省时省力了。

  提升钢丝绳全自动除尘装置是游弋投入精力最大的一项发明。一天,车集煤矿绞车房一位司机对游弋说:“能不能给我们发明个除尘的?你看地上的煤尘,不停地拖也不行,这边刚拖过,一会儿地上的煤尘又一层。”

  为了发明除尘装置,游弋一天能往主井架上跑七八趟。主井架五六十米高,别人下班了,游弋头戴矿灯就上去了,他需要观察钢丝绳的左右摆动幅度,根据摆动幅度做一个除尘环。他发明的除尘环内有45度的孔,通过压风装置将钢丝绳上的煤尘吹掉,并落到除尘槽中。

  “休息日在家玩也是一天,干点别的也是一天,我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工人,别的爱好真没有。”游弋谦逊地说。

  游弋自己说他很懒,想投机取巧,想为偷懒人做些准备,让人轻松下来,让机器忙活去。他说,第一项发明的动机只是为了速度快,“我是懒人,想为懒人偷懒提供点便利”。纵观人类历史进程,许多发明创造的动机不就是在围绕着解放人的目的去探求的吗!

  在永煤公司,有不少像游弋这样的人,但有的更换工作岗位后就没能再坚持下来。游弋说,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想都没想过,很知足,“我父亲总说,别要求太高,自己有个手艺就好,即使将来不种地了,干点别的也饿不着,家有万贯不如一技之长。想想还真是这个理”。

  奖励游弋其实也是在激励大家——全矿几千人若都有创新的思维,那么这个力量将是多么强大

  游弋说,对于创新,除了他个人爱好和坚持外,跟永煤公司和矿上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宽松环境密不可分。企业对科技创新实行的是正向激励,只奖不罚。

  车集煤矿出台了科技市场绩效考核制度、科技成果收购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游弋的很多创新发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的。

  煤矿对创新奖励实行三项挂钩奖励和一项基础奖励、一项专项奖励。科技成果被矿上推广使用的,一次性给予奖励500元至2万元;每成功申报1项专利,矿上奖励5000元,与专利有关的费用100%报销。

  企业的决策可谓英明,这是因为对于煤矿来说,好制度不在多,不在复杂,而在兑现,创新跟煤炭产量不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必须鼓励引导。

  2005年,有了第一项发明后,矿上对游弋很支持,创新的费用全部由矿上出,专利被矿上收购了,区队还对他进行了二次奖励。

  申请买房的时候,他也沾了科技创新的光。游弋说:“若按工人排的话,根本轮不上我。但是,我是高级技师,有很多全国荣誉和创新成果,这些都加分,最后我排名可靠前了。”

  企业奖励游弋其实也是在激励大家,是变个人优秀为整体优秀的一种方法,也是让创新从精英工程变为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

  目前,游弋创新工作室是车集煤矿唯一一个以一线职工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

  车集煤矿矿长何东升说,创新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最有意义,千万不能把创新神秘化,一定要实用,如果全矿几千人都有创新的思维,那么这个力量是多么强大。

  在刚开办时,创新工作室只有两间房子和两台开关,但是队里和矿上都为创新发明开绿灯。如今,游弋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已达38人,还有300多名创新爱好者。

  在这种创新精神的带动下,车集煤矿掘进二队职工刘影龙发现,皮带托辊的往返运输耽误不少检修时间,提出了设置托辊备用架的设想。但是,他不懂技术。很快,游弋工作室成员陈国栋、宋银鹤找到了刘影龙,共同设计了方案。一个月后,以刘影龙名字命名的“影龙式”皮带托辊备用架投入使用。目前,该备用架已在井下工作面得到推广应用。现在,像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

  何东升说,游弋身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勤奋,二是坚守,三是钻研。游弋为企业开创了一条创新之路——创新的目标就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生产上的难题变成了他创新的课题,因此,他的每一项专利都转化成了生产力。从游弋身上,矿上找到了对创新评价标准,找到了职工培训的新方向。游弋既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品牌。

  点评:

  他是500多万名煤炭产业工人中的一个代表,初中文化的他,通过刻苦学习和不懈创新,玩转了矿上所有的机电设备,至今拥有13项发明专利和20余项荣誉。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为全国首批14家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游弋的事业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与羡慕,游弋的创新精神应该得到广泛传播。(记者 王向海)

1 2 共2页

编辑:朱晶晶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