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模范

耿家盛:一座跨越两个世纪的技术工人丰碑是这样造就的(图)

2015-10-21 07:44:39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不能‘兼济天下’,但他独‘善’其身了”

  车床作为机床的一种,作为工作母机的进步,第一次引起耿家盛警觉是数控机床的出现。

  数控机床借助电脑设定程序,其加工技术自动化大大提高,较以往的传统“老床子”完全依赖人工技术操作是一大进步,而2010年以来的3D打印技术的出现尤其令作为车工的耿家盛既震撼又倍感忧虑,由于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之广,耿家盛甚至以为,可能车床这种工具都会渐渐消亡于无形。

  耿家盛更加精深绵密的思考还在于,他认为——以他的车工行当为例——随着车床技术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车工本身的技术会被车床的自动化技术给替代了,3D打印技术的惊世骇俗尤其令他震惊,“这玩意儿太可怕了,我感觉我这行当可能会被淘汰。”

  为此,他和弟弟耿家华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机床这几十年的发展由人工到数控,智能化越来越高,我觉得我这个行当以后100%要被淘汰。”耿家盛忧虑重重,“我们的车床技术还是1.0,西方已经是4.0了,3D技术出现后,生产一部汽车甚至不要加工了,打印一辆汽车就3000多元。”

  “不会,不会,至少车刀要人磨吧?装刀要人装吧?”耿家华不同意哥哥的看法,“父亲在世老说,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怕啥?”

  “你这个人,脑筋就是很传统。”耿家盛对弟弟的看法极不认同。

  这是耿家盛由敏感而来的忧虑,然而最现实的忧虑却是,技术工人的青黄不接。

  “我们厂周围,每天一早都有拿着锄头的农民工等着干零活,一天低于150元他就不干,高的一天要挣200元,我是高级技师,但一个月到手的收入现在不到2000元,没有一个农民工高。”耿家盛很忧虑,“前年我们分公司分来大中专学生17个,到现在没剩几个了,有的青工家长到车间一看,对孩子说,‘走,别干了,回家我养着你。’技术工人不吃香了。”

  马自辉是耿家盛的徒弟,他承认他从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昆重和耿家盛有关。

  马自辉说,“除了是学这个专业的原因以外,耿师傅到我们学校讲过课,佩服他的技术,所以毕业就把简历投到昆重了。到厂里报到,师傅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干车工,要吃得苦。’”

  从2012年7月到现在,马自辉在耿家盛这儿学艺算是比较长的徒弟之一,大多数学生,来一段时间,充其量三四年,就走得差不多了。

  在马自辉看来,耿家盛至少有这么几个优点令他感佩:“他能吃苦,经常带我们干到深夜。他做事不拖拉,日清日毕。他为人和气,一专多能,我们公司90%的设备他都能运用自如。”

  马自辉属于耿家盛目前最喜欢的弟子,可惜,这样的弟子并不多。

  “这几个月活少,小马一个月拿到手的收入就一千元多一点,小伙子不容易。”收入太低,耿家盛担心马自辉也留不住。

  耿家盛说:“今年5月19日,冶金集团总公司田永董事长来调研,座谈会上我说了几个意见,其中一个我说,我们的操作工年纪偏大,基本都在40岁以上,一个钉子一个眼,他要生病了,他歇几天,车床就要歇几天,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学技术,进厂一两年就走了,留不住人,没有后备人才,咋办?”

  传统的师带徒,由于师傅的文化局限性,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把工作实践或者经验上升到理论总结,做到举一反三,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耿家盛克服了老一辈师傅的这种弱点。

  杨家鹏说:“耿家盛带徒弟的长处是,他可以从理论上指导徒弟,我曾看到他教徒弟在工具箱里装工具,像教小孩一样,最重的放下面,轻的放上面,量具精密怕磕碰,要放在最上面,工具之间要泡沫塑料之类的衬垫,不能相互碰撞……”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永从2011年以后,一直兼任着昆重的董事长,他把当下普遍出现的技术工人青黄不接这个严峻问题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怎样看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怎样看待企业白领精英和蓝领技术工人之关系的高度来思考。

  “怎样看待实体经济、传统产业以及诸如耿家盛这样的技术工人,在今天虚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值得好好思考和探讨。德国工业为什么如此强劲?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家重视实体经济,重视技术工人,实体经济中,它又特别重视机械制造。中国提出‘2025中国制造’战略,是一个大转变,虚拟经济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从耿家盛身上可以看到,产业工人是国家工业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繁荣兴旺的基础人才保障。”

  从1982年7月大学毕业就在云南铝厂工作20多年的田永对实体经济地位与技术工人命运的二重变奏有着切身的体会,“耿家盛在企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对企业、对岗位毫不动摇,依旧任劳任怨甘做扎根的小草,弘扬他的精神,不是宣传他个人,我想,是要在传播一种中国蓝领工人高尚情怀的同时,唤起全社会对产业工人的关注,引起大家对实体经济的深刻再认识。”

  田永说:“耿家盛把昆重当作他的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力弘扬。我们目前正打造‘美丽冶金我的家’企业文化,昆重有良好的环境资源,还有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人心未散,企业对工人来说,不仅仅是个打工挣钱的地方,它应该有五脏六腑,有温度、有胸怀、有情感,让工人有归宿感。”

  “我觉得,耿家盛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产业工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在恪守为人做事朴实、本分、勤劳的优秀传统的同时,又散发着智慧、前卫、技能高超的时代气息。” 他说。

  不少受访者认为,昆重生涯31年,囿于客观条件,耿家盛很多时候“生不逢境”,只是在他力所能及的时间和空间,尽量去做好,他或许没有达成“兼济天下”的效果,“但是,”王琳说:“无论从道德人品,还是从技能技术打量他,独‘善’其身,他是绝对做到了。”(文/陈昌云 黄榆)

第1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共11页

编辑:王莹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我的灯火生活|一技在身,靠手艺我也“三十而立”

    2018年开始,李大波成为途虎养车上海关山路工场店的店长。“目前我们有7个机修技师、2个美容技师,平均年龄24岁,工作时间三班倒。最近平均每天有28辆车入店,大的修理项目耗时四小时起步,尤其随着上海夜生活节的启动,干到凌晨两三点是常事。”李大波说。

  • 李建红:建议各方协同,补齐交通物流应急短板

    “经历疫情大考,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近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物流要保障。平常即如此,急时更突显。“此次疫情防控,交通物流保畅保供成为应急救援的生命线。”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