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劳动奖章

姜志强:一辈子就做研究鱼这一件事

2020-08-13 14:15:13 来源:大连日报

  人物名片

  姜志强,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二级教授,任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北方鱼类应用生物学与增养殖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鱼类学会理事。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

  大连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着实验室的简介,展示了10种实验室培育的特色海产品。姜志强指着图片介绍说:“我研究的是这两种,牙鲆和红鳍东方鲀。”

  研究和养殖出的牙鲆和红鳍东方鲀(一种河鲀鱼),是姜志强38年科研生涯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辽宁省海水鱼类养殖几乎是空白的现状,姜志强指导辽宁省第一家海水工厂化养殖场正常运转,在辽宁地区率先突破了牙鲆、红鳍东方鲀等鱼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难关,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20多年来,姜志强坚持在生产一线与企业合作,对红鳍东方鲀的人工繁育、养殖模式、市场开发等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使红鳍东方鲀的育苗、工厂化养殖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其研究成果在我国北方适合红鳍东方鲀养殖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由他主持的“红鳍东方鲀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姜志强主持国家、省、市等各级项目30余项,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不仅成功地在辽宁地区率先突破了牙鲆、红鳍东方鲀、花鲈、大黄鱼、美国红鱼、漠斑牙鲆、星斑川鲽、太平洋鳕、刀鲚、许氏平鲉等鱼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难关,而且根据辽宁省的自然气候条件,解决了制约辽宁省发展海水养鱼的关键问题,确定了辽宁省发展海水养鱼的新模式。

  “近40年,就在大连海洋大学这一个地方,做了研究鱼这一件事。我喜欢鱼,喜欢吃,也喜欢研究,并不简单地把它当做工作,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姜志强说。

  开创辽宁省牙鲆人工养殖先例

  1982年,姜志强从大连水产学院(现大连海洋大学)淡水渔业专业毕业,毕业留校后一直从事鱼类学及鱼类增养殖教学及科研工作。1993年4月,他赴意大利研修,学习海水鱼类养殖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淡水鱼类养殖比较发达,而海水鱼类养殖相对落后,辽宁省海水鱼类养殖几乎是空白。一方面是因为那时北方的野生海鱼物产还比较丰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北方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人工养殖比较难。”

  1994年,姜志强从意大利学习海水鱼类养殖技术回国后,敏锐地预测到了未来海水鱼养殖的前景,便积极开展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1995年,大连湾海珍品养殖场建立,这是辽宁省内第一个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场,尝试人工养殖牙鲆鱼等适合北方生存的鱼类。学校指派刚从意大利留学回国的姜志强前往作为技术指导。

  “其实,我当时心里也没数,于是边干边摸索。牙鲆鱼每年五六月份繁殖,那时,我就开始住在场里,观察鱼苗的繁殖生长情况。”在这家养殖场,姜志强连续工作了4年。其间,除了牙鲆鱼,还成功地在辽宁地区率先突破了红鳍东方鲀、花鲈、大黄鱼、美国红鱼等鱼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难关。

  大连颢霖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弼,当时从大连水产学院毕业后就在大连湾海珍品养殖场和姜志强一起工作。回忆当初的工作场景,他感叹说:“那时的条件真的是辛苦,养殖场旁边就搭了个铁皮房子,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牙鲆鱼繁殖季节,我和姜老师一起睡在木板搭成的床铺上。姜老师人品好,没有一点架子,经常撸起裤腿跟着工人一起下池子。在这样的条件下,牙鲆鱼我们当年就育苗成功,并养出了商品鱼,产量虽不算大,但是市场价格很高,那时就能卖到120元一斤,鱼苗也能卖到3至5元一尾。”

  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上牙鲆鱼的价格渐渐下降。为了帮助养殖户增收,同时减少残饵、粪便对近海环境的污染,姜志强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多年开展的池塘中鱼类、贝类、海蜇、对虾混养方法,充分地利用了池塘的有效空间,帮助养殖户实现了立体养殖。“最下层是牙鲆、中间是缢蛏,最上层养海蜇,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地利用了池塘的有效空间,实现了立体养殖,增加了产量、产值,还因为投喂牙鲆产生的残饵、粪便能起到肥水的作用,使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增加,增加了养殖贝类、海蜇的饵料,而浮游生物的增加可减少牙鲆残饵、粪便分解后产生的营养盐等对环境的污染,使近海的污染明显减少,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这项研究成果作为“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获得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河鲀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有毒鱼”

  说到河鲀,了解它的人都知道,河鲀有两大特点:一个是“鲜”,另一个是“毒”。

  上世纪90年代,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姜志强开始对产于辽宁的名贵鱼类——红鳍东方鲀进行养殖技术研究。“河鲀鱼真正走上中国人的餐桌,经过了近20年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起,辽宁地产的红鳍东方鲀主要销往日本,中国国内不允许销售,饭店也不能加工食用。国家到2016年才正式解禁食用河鲀鱼,且只限制开放两个种类,北方海水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南方淡水养殖的暗纹东方鲀。这两个种类是人工养殖时间最长、控毒养殖技术和出口内销市场最为成熟的。”

  由于河鲀的“毒”,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想品尝河鲀美味的食客都只能把安全交付给技艺精湛的厨师。姜志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不断地深入研究,他了解到河鲀的毒素并不是它们天生就有的。其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吃了海中某些含有河鲀毒素的饵料生物,最终在其体内转化成它们独有的河鲀毒素。

  当姜志强和养殖企业一起把“河鲀为什么带毒,毒是哪来的,又是怎么让人中毒”的机理都研究清楚以后,他们就开始采用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让河鲀吃到带有河鲀毒素食物的方法。经过人工养殖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河鲀体内的毒素含量真的极大降低了。而只要河鲀体内无毒,就不存在中毒的危险,那人们也就可以放心吃了。

  试验成功后,他们便开始进行大规模养殖,养殖出的产品经过检测,其体内的毒素和野生河鲀相比已经少了很多。经过几代产品的人工繁育,这些经过控毒养殖的河鲀被送到质检部门进行检测,通过对各个可能有毒的部位,如肝脏、卵巢(鱼子)、鱼肉、皮、血液以及眼睛等进行检测,检测的样品都是安全的。

  随着控毒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这项研究成果在辽宁、山东、河北等适合红鳍东方鲀养殖的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河鲀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有毒鱼”。

  希望鲜美的“大头腥”走上市民餐桌

  “最近,我还在做一条鱼。”姜志强笑眯眯地说,好像这条鱼就在眼前跳跃。这条鱼的名字叫太平洋鳕,他已经研究这条鱼十几年了。姜志强甚至将自己的微信名都改成了“鳕鱼”。

  “上世纪50年代,太平洋鳕在辽宁产量很大,但是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渐渐消失在市场上。老大连人可能知道这种鱼。也有人对它不太待见,称它‘大头腥’,因为以前渔民采用的都是拖网捕捞,船上保鲜条件也差,鱼拉到岸上就不新鲜了,很腥。实际上,这个鱼如果能吃到新鲜的,味道特别鲜美,鱼肉是‘蒜瓣肉’,像蟹腿肉一样。如果人工养殖成功,会很有市场。”

  太平洋鳕平时生活在五六十米深的海底,只有产卵时才会游到近岸。姜志强和渔民联系,找到了大连地区太平洋鳕的产卵地,其中一处就在大连海洋大学附近的海域。

  太平洋鳕的科研做起来太不容易。“鳕鱼的名字恰如其分,它的自然繁殖期是东北下大雪最冷的时候,一般都在春节前后。”为了突破太平洋鳕的人工繁殖技术,曾经有连续10年,姜志强都没有回家过年,而是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渔场度过。但是,每次育苗时,一到某一个阶段,鱼苗就大量死亡。

  “现在我们的繁殖技术基本成熟了,这种鱼育苗死亡的原因我们也找到了:太平洋鳕天生带一种神经坏死病毒,鱼苗长到一定程度病毒就会发作。我们想了各种办法,给水消毒、给卵消毒、给饵消毒,都行不通。其中也有成活的,但是数量不能达到产业化。”

  虽然说的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姜志强的语气中仍带着兴奋:“最近,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准备再试试。我还有时间,再干个三五年,这条鱼应该没问题。”

  十几年,研究一条鱼,在姜志强看来,是工作,更是乐趣。

  逛市场 赶大潮 下渔场 越“接地气”成就越大

  从22岁毕业开始留校任教,至今教书育人已有38年,姜志强一直讲的只有一门课——《鱼类学》。他的课堂生动有趣,很吸引人。“我给学生讲课,讲到一种鱼,先从这种鱼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习性,怎么养,甚至是怎么吃开始。这些一讲完,学生就有兴趣了。现在的学生,了解的东西很多,如果照本宣科,能把学生讲睡着。”

  姜志强是引领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具备新时代风格的老师典范。杨旭是姜志强的学生,今年读研一,在本科时就上过姜志强的课,他说:“姜老师的《鱼类学》课堂生动有趣,知识不局限于课本,他很愿意把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到实际生产中,愿意跟我们分享他在渔业资源调查和生产过程中的经历,使课堂更加生动。他也愿意在本科阶段把学生们带进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鱼类生物的特点。”

  杨旭跟着姜志强到内蒙古赤峰市做过渔业调查、人工放流等科研活动,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太平洋鳕的人工育苗。“由于特殊的繁殖季节,每年都要在春节前后开启育苗工作,有一种对新生命的期待。尽管时间比较特殊,可能会耽误与家人团聚,但是在这份收获的喜悦中也不会觉得辛苦。以后,我还想继续从事鱼类生理学方向的研究。”

  姜志强有一个爱好,那就是逛水产品市场。“不管走到哪里,路过市场,一定要进去转转,即使不路过,我拐着弯也要去市场转转,看看鱼,研究太平洋鳕的灵感就是逛市场时迸发出来的。那年冬天,在市场里正好看到了一条肚子里正往外淌卵的太平洋鳕。还有一次在市场里看到了一条小鱼,是渔民打鱼网带上来的,发现不认识,后来拿回实验室,一对比,是五带高鳍鰕虎鱼。这一发现是中国鱼类新纪录。”

  还有一件事,到现在姜志强提起来还会笑着为自己点赞。“1982年至1992年,大学毕业后的头10年,学校旁边的海域每月两次大潮,我一直坚持带着学生去‘赶海’,在水坑里找标本。在黑石礁海域,鱼的种类经过多年调查已经基本都弄清了。但那10年下来,我们居然在这里仍发现了两个新种鱼类和两个中国新纪录。”姜志强介绍说,“新种”是指全世界都没发现过的,由我们命名的种类;“中国新纪录”是指该鱼虽然在外国报道过,但在我国是首次发现。“为什么我能发现?还是得益于我多年《鱼类学》教学研究的基础,对鱼的敏感度高。大连地区的鱼类资源,我是十分了解的。一旦看见我不认识的,就说明这鱼有点特殊性,可以带回来研究一下。这些日常的考察积累不管是融入教学和科研,都是大有裨益的。”

  姜志强是一名“接地气”的鱼类学专家,他评价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常年与生产一线企业合作,坚持科研与生产结合”。确实如此,近40年来,他主持国家、省、市等各级项目30余项,其中每一项都是多年深入到渔业生产一线,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的相关研究,解决了许多企业的渔业生产方面技术难题,对推动辽宁渔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谢小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易建联:伤病也不能阻挡我继续前行

    赛季获得创纪录的31连胜,广东队闯入总决赛并不意外,但是也绝非一帆风顺。半决赛中,因为易建联的受伤缺阵,他们一度被顽强的北京队逼入绝境。为了球队的荣誉,阿联不顾伤痛的困扰,勇敢地站了出来。

  • 周涛,写一封穿越的“情书”

    8月8日晚,话剧《情书》开演前,周涛的化妆师问她,“剧场真的进观众了吗?”因为往常的这个时候,保利剧院的观众席早已人声鼎沸。但这次观众们安静地坐在那里,这是戏剧舞台暂停半年后最后的等待,凝心屏气或许是他们对复演的一种致意吧。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退役军人毛健:退伍不褪色 丹心红似火

    从军营到商海,毛健完成了身份转换。退伍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和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通过自身努力拼搏,成立了两家旅游类公司,在当地产生了“一人创业,带动一方,影响一批”的连带效应……

  • 抗疫期间,他创造出惊人的“舒朗速度”

    8月8日是一个暑热未消的周六,下午5点多,舒朗集团董事长吴健民在公司开完会后,驾车来到位于山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舒朗集团五期项目建设工地。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