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明星-正文
李红新:“第一人”的成长之路
//www.workercn.cn2014-06-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第一人”的成长之路

——国网烟台供电公司“1万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第一人”李红新系列报道之二

中工网记者 杨明清 中工网通讯员 迟荣民 马学利

  1969年秋天,李红新出生山东文登米山。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村里拉上了电线。第一次看到电灯把满屋照得通明的李红新,仰着细细的脖梗对着电灯左瞧右看,稀奇的“要命”,用稚嫩的声音问当教师的父亲:“这个大头朝下的灯泡怎么会亮呢?”

  1986年,李红新怀揣盖有鲜红印章的“中专录取通知书”,迈着青春的步伐,告别山村凹凸不平的泥土路,踏入了山东临沂电力学校花木清新的校园。

  3年学习生活,李红新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惜时勤读,沉潜力修,成为输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屈指可数的“高材生”。

  1989年红叶满山的季节,李红新沐浴着朝日霞辉,走进了烟台供电公司输电工区的大门。

  刚踏上工作岗位,满腹经纶、踌躇满志的李红新心想:凭着自己的才智和书本知识,用不了多久,准能成为输电领域的“行家里手”。然而,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梦。面对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技术难题,李红新熟稔于心的所谓“理论”派不上用场,被人讥讽为“纸上谈兵”。

  此时的李红新陷入难以名状的痛苦。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还是凤凰浴火求涅磐?躺在床上的李红新,辗转反侧,久难入眠。

  李红新毕竟是一个“志存高远”的时代青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奋勇拼搏之路。他说:“岗位就是永不关门的大学,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他暗下决心: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不干出个“名堂”,决不罢休!

  为了使自己步入“正途”,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业工人,他向“业务技术”发起了冲锋。为了熟记作业规程,他手不释卷,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不肯放过,整天嘴里“咕咕噜噜”叨叨个不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在“念哪门子经”呢!

  为了熟练掌握爬杆技术,李红新自我加压,不断挑战体力极限。炎炎夏日,他脚穿8公斤重的铁鞋,一次次登杆攀爬。有时铁鞋打滑,他的双臂只好赶紧搂抱粗糙的犹似木工“铁锉”的水泥线杆。稍不留意,“突噜”一下,人便从线杆滑下,从胸膛、肚子到大腿,瞬间就被“锉”去一面皮肉,往外渗着一道道“血杠子”。情况尽管如此残酷,但李红新没有丝毫畏惧,用“紫药水”往受伤的地方一抹,再去攀登。一个月下来,光胶鞋就磨烂3双,两只手的手心磨出了一堆血泡。

  为了把老师傅的技术本领学到手,他虚心请教。平日,一有大的检修任务,李红新总是早早站在杆塔下,仔细观察、记录老师傅的操作动作,熟记每一个操作要领。在难得的上岗操作时,他特别珍惜锻炼机会,将学到的知识大胆实践。与此同时,他渴知的双眼还盯上了“见多识广、技术精湛”的工区老主任王文龙,一有空就缠着他听其介绍先进电力技术和国内最新技术成果应用。

  随着知识的丰富,技术技能的熟练,一般的操作对李红新来说,已是“小菜一碟”。他把视野又投向更高目标。积极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2002年在架设龙口到蓬莱22万伏线路双分裂导线时,如果按常规施工,不仅需要多台大型机械,既费工又费力,而且农田里大片即将成熟的庄稼也要被糟蹋。施工前,李红新和工区的几位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提出了通过技术革新,改变施工方案的意见书。他全程参与了所需专用工具的设计和论证,使这项“小发明”很快应用于工程。通过空中架线操作,不仅保护了农田,还节省了工程费用30多万元。

  “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正是凭着这样一种韧劲、干劲、拼劲,李红新在广阔的“社会实践大学”,用洒满牺牲的心血,浇灌出成功之花。他以一身“文武双全”的过硬本领,多次代表烟台供电公司参加全省、全国技术比武,并先后20多次应邀到上海、河南等地进行带电作业表演。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