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撂荒地里结“金瓜”
“金疙瘩”当然不会从天而降,董顺笔的“金钥匙”是一个又一个富有成效的探索:
集中连片、整村整组流转土地5600亩,小田变大田。
推广早稻和粳稻双季稻种植,亩纯收入净增500元以上。试种有机稻,为合作社带来新机遇,已申报有机认证。红薯种植则是一年三熟,土地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打造产业链,投资2800万元扩建兄弟米业有限公司,有机米、优质粳米供不应求,米糠、碎米、麸皮等加工成绿色饲料,发展养殖业。兴办万头猪场,猪粪用作有机稻的有机肥料。投资1200万元成立了兄弟食品有限公司,红薯加工为粉条……
“每一步发展,每一项投资,首先考虑的是农民利益。”这是董顺笔的原则。
合作社整修了37口大塘,“水中鱼鳖虾、岸上猪鸡鸭”,每年可创收150余万元,但在董顺笔看来,其最大的效益是“管住了水”。社员可以免费承包鱼塘,前提是满足农田用水所需。合作社的农机免费为社员使用,社员农机手每年工资6万元。200多位农民实现就近务工。合作社还为符合条件的社员缴纳养老保险金,已有31名技术人员享受了这一福利。
合作社员笑开花
“我今年61岁了,出去打工没人要,但在牵手合作社,我领双工资呢,固定工资加上企业养老保险金!”社员柴本银笑声朗朗。
“比个人单干好得太多了,收入不用说,关键是有干头!”社员董顺发如数家珍。
这是牵手合作社632户社员共同的心声。
在牵手合作社,凡是有具体岗位的社员,都有固定的工资,理事长董顺笔是唯一的例外。他不但不要工资,而且合作社用他家的房子和车,他也分文不取。
县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省、市劳动模范,总经理、董事长、理事长……董顺笔的头衔越来越多,而董顺笔却说,他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共同富裕,是他最大的心愿!
2012年7月、2013年1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这两块响当当的“国”字号奖牌,次第被牵手合作社收入囊中。是什么为合作社赢得了至高的荣誉?董顺笔谦逊地一笑:是“牵手”农民给俺带来了福分!(记者 时秀敏 黄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