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王林寿:山沟沟里造出手枪炮弹(图)
//www.workercn.cn2014-08-12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多次躲过日军围剿 兵工厂得以幸存

  虽然兵工厂隐于山沟,但也并非万无一失。一次,鬼子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派出一个小分队对兵工厂进行围剿,由于手中武器不足,而武装部队又较远,因此为了保存实力,得到消息的兵工们立刻撤离到山上。撤离前,他们将部分制弹设备深埋土中,不方便掩埋的则抛入山沟中。“山上小路旁有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我和战友们就藏在石头后边。不一会儿,就看到一队戴着头盔、脚穿大皮鞋、背着行军毯的鬼子沿小路从石头旁经过。因为没有找到兵工厂,敌人只好撤退了。我们下山后,立刻找回隐藏的设备,重新恢复了生产。”王林寿回忆道,还有一次,敌人到兵工厂一带扫荡,他们在庄稼地里与敌人发生了冲突。敌人用机枪向庄稼地扫射,比他长几岁的张明起膝关节被子弹击中,战友们有的射击掩护,有的扶着张明起回到村中。“他原来是通讯员,受伤后腿不能走了,但是仍然坚守在兵工厂,为前线制作手榴弹。”1949年12月,王林寿退伍回乡。

  链接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在战场上收缴了很多残缺不全的武器。而晋察冀边区司令部建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武器匮乏,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武器,聂荣臻同志提出建修械所。于是,1938年前后,八路军开始设立修械所(后来兵工厂的雏形),但是初期设施十分简陋。不仅如此,八路军建修械所的消息还被敌军获知,修械所不时受到攻击,有时不得不迁往更隐秘的地点。由于经常跟着部队转移,在抗日战争时期,修械所一度被誉为“驴背上的兵工厂”。

  那时正是困难时期,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多为手工作业,工人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很多工人得了夜盲症,但因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他们始终坚持工作,抓紧时间修复更多武器,提供给前线的战士们。修械所在当时起到了很大作用,更多地区也开始建立修械所和兵工厂。这些敌后兵工厂,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