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张书记,您画的是玫瑰还是菊花呀?”提笔之初,同事们调侃,尴尬的张同庆没有放弃。这一年,他赴牡丹花都洛阳,拜河南省国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李良为师,开始了他的国画创作之路。
在名师的指导下,张同庆像是上了发条一样,除了工作就是绘画。绘画最难掌握的就是颜料和水的搭配,太稀了浸染严重,太稠了没有效果。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调试,张同庆较好地掌握了颜料配比的技巧,画出来的牡丹有模有样,职工们的调侃也变成了赞许。
张同庆的女儿张慧说:“只要不去单位,爸爸便在家作画,从早上开始画。午餐后,他把杯中的茶叶换成新的,继续画,一直到深夜。有画了几笔的,有差不多完成的,也有成品,满地满墙都是画。爸爸每天睡眠只有5个多小时,有时突然来了灵感,半夜还会起来画,一直画到天亮。”
“以前忙完了工作,就是忙着应酬。本来身体就不太好,血压高,再加上喝酒抽烟,身体越来越差。自从学画以后,一有空闲就掂两笔,也顾不上抽烟了,画的同时也学会了修身养性,慢慢地感觉身体也好了。”张同庆笑着说。
这些年,张同庆利用工作之余,跑遍了北京、洛阳、济南、兰州、菏泽等地,一边学一边画,创作作品千余幅。他笔下的牡丹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他画笔雄浑有力,渲墨自然洒脱,其笔下牡丹柔中带刚、刚柔并济,“妩媚多姿”形容不出它的非凡气概,“富贵荣华”又难显现它的高雅圣洁。
“他的画不光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更有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坚贞气节和坚强刚毅、大义凛然的精神气概融于作品之中,这与画家自身的坚强性格和发自内心对绘画的热情是分不开的。”张同庆的导师李良这样评价他的画。
张同庆笔下的牡丹清新灵动,笔墨酣畅,收放自如,没有脂粉气,没有故作矫情,有的是掩饰不住的大气,一种质朴的华美。
这大概就是“画如其人”吧。绘画是心灵的直接呈现,张同庆长期工作生活在一线,与职工亲密无间,为人敦厚,乐善好施,曾连续两年荣获全路火车头奖章,多次被评为基层先锋艺术家,身边的人喜欢称他“同庆大哥”,故其画作生活气息浓厚,纯净若水,清新似风。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月11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张同庆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书画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奖牌;其佳作《花开时节动京城》,在全国十二届庐山杯及首届井冈山杯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其创作的《墨宝》在“毛泽东——不落的太阳”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暨首届西柏坡杯国际华人书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文化部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一级画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轩辕书法院常务理事……虽有众多头衔,但张同庆还是职工心目中的“同庆大哥”。 (陈伟 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