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92岁老人的16张选民证(组图)
//www.workercn.cn2014-10-15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 书法是窦老爷子老来的爱好,每逢国庆,他都会用书法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今年的国庆,他又写下一幅“祖国万岁”祝福祖国。

  ▶ 窦家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四个女儿都没有远嫁,一家人经常能凑到一起。今年重阳节拍全家福的时候,四个女儿不约而同地穿上了红色的衣服,围坐在窦老爷子身边,一家人尽享团圆。

  ◀ 窦老爷子已经92岁高龄,他的大女儿也已经满头白发,女儿每天都会陪着父亲在小寨村回迁的小区里散步,过去村里的平房已经变成现代化的小区,全村人都住进了楼房。

  窦宇宏又是震惊又是好奇。让老百姓选代表,代表普通老百姓,这在中国千百年来还是头一回!

  选举当天中午,窦宇宏早早收了摊儿,背着1岁多的二女儿,牵着3岁的大女儿,到附近冰窖口胡同一处平房里投票。墙上张贴着几位候选人的简介,虽然没一个认识的,但他仍仔细挨个儿看完,然后在选票上工工整整写下自己最满意人选的名字。

  这次选举在窦宇宏心中产生了不小的震荡。选民证也被他宝贝似地珍藏起来。

  时光荏苒3年,第二次选举已是1956年8月20日。其时,窦宇宏和妻儿因为城里生活紧张,已迁居到昌平松兰堡乡小寨村(现昌平区沙河镇五福家园)。虽然是个外来户,窦宇宏仍获得了选举权。“同意谁就在谁名字下面画圈,不同意就画叉。”老人清楚地记得,当时农村很多人不识字,忙坏了现场的3名“代书”。

  此后,窦宇宏又经历了3次选举,并小心收藏着每一张选民证。但1966年过后,选举出现了长达14年的空白。“都是‘文革’闹的。”老人说。

  直到1980年12月20日,县乡人大代表选举才再次启动。那年冬,“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大红标语重新贴满了整个村子。也在这一年,窦宇宏接触到一个新词:“差额选举”。

  “过去是等额,从那时起开始差额。”老人捏着那年纸面光洁的选民证,笃定地说,“这是个了不起的进步!”

  不仅是等额变差额,十年浩劫之后,国家对《选举法》进行了若干重要修订,包括将直接选举范围由过去乡镇一级扩大到区县一级;一律无记名投票;赋予选民和代表提名候选人的权利等等。

  听说自己可以提名候选人,窦宇宏在选票上写下了村民于新彩的名字,“我觉得她人好,热心别人家的事,不计报酬。”虽然提名没通过,窦宇宏还是很高兴,觉得行使了国家赋予公民的权利。

  最近一次、也是第16次选举是在2011年11月18日。随着《选举法》的第5次修改,这年选举又出现重大变化:首次实现农村和城市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各投票点设立秘密写票处,保障选民选举权不受干预。

  时年89岁的窦宇宏原可以在家画选票,但他硬让大女儿搀扶着,来到村委会,投下庄严一票。

  如今,窦宇宏已92岁高龄,仍每天坚持读报。他的抽屉里珍藏着历次选举的16张选民证,闲暇时也会拿出来翻一翻,和儿孙们讲讲当年的故事。

  “如果老天爷让我多活几年,我还会参加下一次选举。这是我的公民权利,也是义务。”老人颤巍巍地说。(记者 王海燕 摄/实习记者 邓伟)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