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职工风采

电力“夜行侠”守护万家灯火

2020-09-15 15:53:01 来源:北京日报

  在基层工作14年,李宁最紧张的还是深夜接到公司电话。“那肯定是居民用电出问题了。”

  身高一米七八的李宁总挂着一对大大的黑眼圈。“好多人说我们是‘夜行侠’,经常半夜出没。”李宁嘿嘿一乐。他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产业单位总经理,许多工作都在半夜进行。

  2017年,春节假期的一个晚上,还在家过年的李宁接到公司的应急电话——阜外大街的海洋局小区停电。李宁二话没说,穿好衣服,携着沉甸甸的各式工具,带队赶到现场。

  海洋局小区为老旧小区,开闭器及内部配电室设备型号老旧,长期没有维修保养,前一个星期已经停了两三次电。

  寒冬大雪,温度零下十几摄氏度。有的老人穿着毛衣跑出来,开始抱怨,“这大冷天的,真缺德。要冻死我们啊?”“我们家孩子还在家写作业呢,没电可不行。”

  李宁和同事们没吱声,埋头干活。老旧小区产权不明确,加上没有物业电工配合,李宁只身进入配电室,勘察设备接入条件。配电室正门紧锁,撬也撬不开,最后,李宁硬是从后面的门缝挤进去了,拿着手电筒仔细察看设备。李宁发现低压开关柜的接口并不是常用的型号,于是赶紧跟公司联系调整发电车接入方案。

  等车的期间,有的居民还在指责李宁他们。“这也不能怪我们,设备也不是我们弄坏的。”同去的年轻同事也有点撮火,李宁安抚同事,同时给居民做工作。“大爷大妈,您要不先回室内等着,这大冷天的老站在外面也不是事儿。”李宁给居民们承诺,一个半小时内给他们送上电。

  过一会儿,发电车来了,李宁带头扛起发电车上的电缆,在泥泞的雪地里,和同事们将数百斤的电缆艰难地一点点往配电室拉。终于,发电车成功接入小区配电室,迅速完成了抢修送电任务,每家每户又亮了起来。李宁的行为也感动了现场的居民,大家纷纷从之前的愤怒转为理解和感谢,“小伙子,谢谢你们了。大晚上也挺不容易的。”

  一看时间,凌晨1点多,李宁又四处联系,申请为小区配置新的开闭器,全部忙完已经是早上4点多了。

  “其实我们的工作平时没啥存在感,但一出事儿,就关系到居民用电,影响大着呢。”李宁笑了笑。

  他说的是大实话。2015年1月,因居民私自挖掘地下室,造成德内大街附近地面大面积下沉,电力管井大规模破损,周边数百用户停电。更糟心的是,不光停电,地下管道的损毁还导致停水、停气。

  李宁收到故障信息后赶赴现场。当时,地下管线都因地面塌陷被挤压在一起了,李宁忙着勘探现场、测信号、画图纸、调应急车。

  发电车很快赶到现场驰援,第一时间为周边用户恢复送电。为了少影响周边交通,抢修工作只能在当天夜里进行。李宁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和同事们深入到地下3米,对电力管沟、被破坏的电缆和管道进行修复。

  像这样的突发情况还有很多。

  2012年的“7·21”暴雨中,广渠门配电室被雨水淹没,他和城区供电公司的同事们在暴雨中奋战12个小时,架设临时供电设施,避免了因设备浸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大规模停电风险。

  别看李宁是个“大高个”,其实是个细心谨慎的人。前不久,李宁接到故障通知,110千伏正孙一线电缆受某绿化工程外力破坏跳闸,正东电厂两个燃机跳闸,连带负荷损失,高压电缆外力故障需多人协作处理。

  肇事方、电厂方、抢修方等多方人员“混杂”,现场作业面小,必然导致人员密集接触,疫情期间防疫工作面临极大压力。李宁出发前就想到这些细节。在路上,他就制定了详细抢修方案:抢修人员在现场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还有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装备;设置临时防疫检查点,将施工现场临时围挡,预留出入口;对进入人员依次测温,审核健康宝及登记信息;所有抢修人员交班后统一回公司宿舍隔离,由公司安排餐食……一系列的安排,都以防疫安全为第一前提。

  4000多个日日夜夜,李宁一直扎根带电作业一线,守护着首都电网安全运行。在他看来,让首都百姓安心用电,享受光明,就是最大的幸福。(记者 任珊)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么红:亮嗓半辈子首次出专辑

    出专辑,对于许多歌唱家和歌手而言,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么红唱了将近三十年歌剧,仿佛才想起出专辑。

  • 兰兴:射击就像钓鱼 举枪心就静下来

    训练之余,1990年出生的兰兴唯一爱好是钓鱼。这项运动和射击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契合点:无论是握杆,还是举枪,兰兴都能把自己的心静下来。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用技术为国分忧、造福百姓”

    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也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企业家应如何增强爱国情怀,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记者就此采访了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为。

  • 一个八零后拉面人的“创富记”

    “啪!”面团打在案板上,一甩、一揉、一拉,反复几次,一个面团在韩海明的手中,就变成了细细的拉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