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群新人拯救了脱口秀大会
9月23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迎来收官之战,截至第九期《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斩获微博热搜95个,选手相关微博热搜共64个,衍生子话题151个,总阅读量83.5亿+,成为同期语言类节目TOP1。
-
李盾:立足中华文化 创新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禁毒题材音乐剧《重生》24日在深圳拉开首演序幕。担任该剧总制作人的李盾,有着“中国音乐剧教父”之称,他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讲述了《重生》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的信心。
工匠心语:每个零件都是有温度的生命,用心感受它的“心跳”,就与它交上了朋友。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一位选手凭借徒手测水温的操作,惊艳全场。
在成都晋林工业制造公司,有一名大国工匠,通过双手对零件表面温度的感知,判断热胀冷缩量,完成令人叹为观止的高精度加工任务。
他就是杜刚,人称“一摸准”。
世纪之交,23岁的杜刚从部队退伍,选择来到成都晋林工业制造公司,成为一名镗工。
第一次进车间,老师傅便撂下一句话:“刀磨好了,活才能干得漂亮。”说罢,老师傅拿出一盒形态各异的刀具摆在杜刚面前,让他细细去“品”。
从此,磨刀成为杜刚每天的工作。起初,杜刚劲头很足。可时间久了,他渐渐失去了耐心。看着身边工友都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杜刚一度认为是故意刁难他。
直到有一次,杜刚看到,为了加工一个精密零件,老师傅竟然将一把镗刀反反复复磨制了数十遍。
“明明已经达到了标准,为何还不满足?”杜刚有些不解。
面对满脸疑惑的杜刚,老师傅语重心长地说:“镗刀对于我们,犹如战士手中的枪,枪校得越准,射击精度才会越有保证。”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杜刚明白了磨制刀具的重要性,认真思考起了一名镗工身上的责任。
打那以后,杜刚的内心沉稳了许多。他从基本功练起,一步步严抠细磨,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练习镗工技术上。有时候,一个小刀头在他的手中都能研究半天。为了全面掌握镗刀磨制技巧,杜刚的手指无数次被高速飞转的砂轮擦伤。
经过半年多艰苦磨练,杜刚逐渐找到手感,具备了独立加工的能力。
一次,工厂接到某型榴弹炮炮管内膛的加工任务。深孔加工技术一直是镗工领域的难点,这对初出茅庐的杜刚是个挑战。
得知一名退休老师傅对此有研究后,杜刚主动登门拜访请教。老师傅告诉他,深孔加工的难点,在于克服视觉上的盲区,可以通过触摸镗杆震动情况,判断孔内刀头的切削力度。
那段时间,为了练就“一摸准”的绝活,杜刚在镗杆上反复练习手感,时常手被震得发麻……日复一日的苦练,杜刚的手掌上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最终,他总结出一套摸杆心得,成功解决深孔加工难题。
凭借这次出色表现,杜刚开始在工厂崭露头角。某新品切削硬度远超普通金属,加工多为小孔、深孔,要求精度高,让不少工人望而却步。
“我来试试!”杜刚主动请缨。凭借“一摸准”的本领,杜刚很快发现,惯用的118度钻头顶角切削阻力明显偏大。
“什么角度才合适?”杜刚决定开展试验寻找“最优解”。一次次摸杆体验,一遍遍修正刀具角度,他终于将最佳钻头顶角锁定在130度,成功攻克了这一领域的加工难题。
在杜刚眼里,每个零件都是有温度的生命。这温度,是杜刚双手所传递出的对镗工事业的热爱。(雷柱 何小娟)
9月23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迎来收官之战,截至第九期《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斩获微博热搜95个,选手相关微博热搜共64个,衍生子话题151个,总阅读量83.5亿+,成为同期语言类节目TOP1。
中国禁毒题材音乐剧《重生》24日在深圳拉开首演序幕。担任该剧总制作人的李盾,有着“中国音乐剧教父”之称,他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讲述了《重生》背后的故事,以及他对中国音乐剧发展的信心。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在产业发展困难时期、产业洗牌期,就越要坚持自主创新。唯有转换视角,在危机中寻觅机遇,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中高层培训会上,集团董事长卢庆国的话语掷地有声。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潮流,由此引发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层出不穷。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和青春的激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互联网创业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