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家杨丽萍:跳舞是我生命的需要
-
宋小明:用农民的语言写农民的歌
宋小明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扬是抗日文艺宣传骨干,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歌曲》编辑部等单位工作,母亲在中国剧协工作。写歌词,宋小明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开栏的话
他们是企业、公司里“最亮的星”。在劳动竞赛、技能竞赛举办如火如荼的当下,劳动报聚焦在这些竞赛中脱颖而出的职工们,他们的一技之长是如何闪耀全场的?他们的成长经历又是怎样?劳动报新栏目“竞赛之星”为读者揭秘。
竞赛成绩:上海市徐汇区第五届旅游行业技能大赛“海派之源”讲解比赛导游组一等奖
疫情带来的这个旅游业超长“寒冬”里,丁一自有一份笃定,“阴霾总会过去,紧随而来的消费反弹是否能接住,转化成行业的长期红利,这才是对文旅人的大考。”
于是,假期里丁一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沉淀。数月时间,《西方哲学史》《中国通史大师课》《资治通鉴》《民国人物传记》等大部头的书,他抓紧难得的大段时间,用软件边读边听,汲取新知识之余,也让自己的讲解素材进一步丰富。
七八月间,国内旅游市场逐步恢复,他的这份“无心插柳”就见到了成效:带团去南京,不同于旁人拘泥于景点解说,他对民国历史信手拈来,冷冰冰的建筑瞬间血肉丰满起来;本地地接,游客爱去的豫园、徐家汇等景点,他又能从明史切入,娓娓道出申城的过去现在和历史传承;而对于近年来大热的红色旅游,他潜心研读党史,每到红色景点,熟稔程度与场馆专职讲解员不遑多让。
“行行都有匠心,对导游而言就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业近20年,丁一的步伐已走遍全国各地和世界不少地方,行走与思考成了他不变的习惯。游历各地、走出国门,对申城的厚重感情让他对这座城市的理解更为精辟独到。于是当他拿到今年徐汇区第五届旅游行业技能大赛“海派之源”讲解比赛导游组的试题——“海派之源”时,他有些跃跃欲试了。
丁一对比赛如此热心,原因其实还不止于此,徐汇区旅游行业技能大赛由区文旅局、区总工会、区人社局联合主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在业内名声渐起。加之本届大赛以“迎世界技能大赛、创上海四大品牌、展徐汇工匠精神”为主题,涵盖面广,设七大类、十个项目,高手云集。每年的大赛均特意选在进博会举办之前举行,成为充分展示徐汇文旅人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的舞台,更彰显着徐汇“海派之源”的独特魅力。
平常带团出行,讲解景点往往如同做“问答题”,将基本情况在大巴和参观途中讲解清楚即可。“海派之源”却好比一道“理解题”,更加侧重对上海精神气质的阐释。难度上了几个层级,丁一愈发有了感觉,接到题目,他坐在窗前,将申城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掰开了揉碎了细细琢磨。第二天一早,洋洋洒洒数千字的讲稿一挥而就,随后又不断打磨,最终拿出了一份五分钟时长的精品讲解词。
“这个所谓的上海的做派,有什么独特之处和特殊魅力呢?又是从何而缘起的呢?”比赛之初,丁一先声夺人,将海派二字定义为上海这个城市呈现在世人眼中的,特有的风格特点或者说精神气质。紧接着他又从小处入手,生动讲述了当年那个小小渔村,之所以能发展成今天的魔都,是因为这座城市和上海人民一脉相承的包容并蓄,崇尚创新。再到海派精神的缘起,丁一旁征博引,从城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近代历史环境共同推进的多个维度详加阐释,赢得评委和听众频频点头。
“所谓海派之源,更是这座城市孕育出的,自强不息、包容大气的人民,如果在此时此地,问什么是海派之源,那答案,就是我们。所以,垃圾分类,我们井然有序;抗击疫情,我们有条不紊;在时代浪潮的最前头,永远有一群人,大气谦和、包容淡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那就是阿拉上海宁!”丁一把自己对申城的热爱写进了讲解,现场掌声雷动。
旅游市场逐渐恢复,丁一又回归了往日的忙碌,“走遍世界,我最爱的始终是祖国,是上海。”(劳动报记者 裴龙翔)
宋小明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宋扬是抗日文艺宣传骨干,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歌曲》编辑部等单位工作,母亲在中国剧协工作。写歌词,宋小明算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双眼透出果敢和坚毅;一袭深红色连衣裙,衬托出企业家的风姿和气度……初次见到北京德辰创梦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邓小荣,她便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小米来说,营业额超2058亿元,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产品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前五……从起步至今的十年,见证不凡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