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立新:演好胡同戏功夫在“诗”外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
盲人足球队:在绿茵场“踢”出生命之光
这是一场安静的足球赛,场边大小观众屏息凝神,不发出一丝声响;这又是一场热闹的足球赛,滚动的球“哗啦哗啦”响,球员口中“喂喂喂”不停,教练大喊“离球门还有4米!2米!快射门!”……
“天仙女”的故事也许非常平凡,却蕴含深意,她是疫情之下钢铁企业万千职工队伍的一个缩影
【“最班组”拍摄手记18】女一号是“天仙”
前些天,在视频大赛工作群,我们看到了工人日报编辑老师推送的“最班组”拍摄手记,觉得蛮有意义的。这种新颖的方式,不仅可以记录在拍摄制作视频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更加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文字这种形式再次回想起那段最艰难的时光。
此次大赛的主题是“疫情下最难忘的班组故事”,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没有处在医疗防疫的最前线,我们接触最直接的是车间的生产一线,触人泪点、吸引眼球的故事少之又少,拍摄职工们平日里进行厂区消杀、体温测量等防控疫情的工作有些平淡无奇,没有独特之处。对于我们钢铁企业来说,选用合适的素材去拍摄成了亟待解决的“老大难”。最后我们达成一致:要拍就拍好,把疫情之下一线班组的闪光点给拍出来,否则还不如不拍。
首要的就是找寻合适的拍摄素材。我们像“病急乱投医”一样,不停地找各所属三级企业联系,打电话、发微信、翻看之前大家报上来的故事征集册,寻找一丝“希望”。终于,我们得到了一个不错的人物故事,她是我们下属三级企业炼铁部天车班组的一名职工,也是班组里唯一的女工。相比“女汉子”这个称谓,大家都喜欢喊她“天仙女”。因为她本身就是一名天车工,每天在距离地面十几米的冶金行车上来回穿梭作业,比喻很形象,而且接地气。我们一拍即合,决定再现她在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保证生产正常运转的故事。
报上来的材料很有限,也很“生硬”,我们围绕她继续挖掘故事。通过采访,我们深入了解了她的工作、她的生活。原来,这名“天仙女”是一位班组、工段包括事业部都非常认可的优秀职工,吃苦耐劳、踏实工作,多次获得荣誉,而且班组里的大部分职工都是她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她为人很好,大家也都很尊敬她。
越了解越觉得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女主角,更加让我们惊喜、意外的是,她丈夫也是这个班组的成员,是个钳工,也经常为了忙工作舍小家顾大家。两口子外表憨厚,讲的也都很朴实,话语之间我们默默地被他们感染、被他们打动。这样,短视频里不仅有工作方面的内容,还融入了一些生活的元素,有血有肉,故事变得更加饱满。
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工作,我们协调了有关部门,合理调配了他们的倒班时间,班组和工段都很支持。起草脚本、访谈人物、整理现场、拍摄素材,前前后后我们忙了将近一周,但最终大伙的切身体会却并不是劳累,而是开心,更多的是兴奋,从头至尾都是干劲十足、满满的正能量。夸张地说,就像是共同在谋划着一项事业。
“天仙女”的故事也许非常平凡,却蕴含深意,她是疫情之下钢铁企业万千职工队伍的一个缩影,有燃点、有泪点、有共鸣。我们期待有更多人看到这个疫情下的故事,读懂这些故事中的人。
(杨亚京 作者系新兴际华集团铸管股份职工)
对年轻人,杨立新建议他们要多下点“笨功夫”,还要知道下在哪里,“功夫在诗外,人物的后景越多,戏才越好看。”
这是一场安静的足球赛,场边大小观众屏息凝神,不发出一丝声响;这又是一场热闹的足球赛,滚动的球“哗啦哗啦”响,球员口中“喂喂喂”不停,教练大喊“离球门还有4米!2米!快射门!”……
循着山脚水泥路,绕过一弯不大的水塘,再翻过几个缓坡,极目之处尽是果树,在南方阴冷的初冬,绿意不减。果农在埋头忙碌着,有的在套果袋,有的在挖地里的芍药根。
他们一个叫韩东成,一个叫范超。2015年,一同步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个学光学,一个学等离子体物理。在学期间,创业、创新的梦想,开始在两人心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