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马少骅:扮演邓小平,我不能流泪(图)
//www.workercn.cn2014-08-20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表演发乎情止于真实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开播后,马少骅饰演的邓小平形象渐渐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有人说,刚看到这个角色时总觉得不太像,可再看几集,越看越觉得像。“我一直在揣摩,怎么演才能让人物可以立起来,而不是以前我们经常看到的肖像式的领袖,把注意力放在了想象出来的人物,‘壳’倒是挺像,但人物不真。”马少骅说。

  在进行案头工作时,他从文字和影像资料中渐渐寻找到邓小平的人生逻辑。“他十几岁离开广安老家,然后留学法国,到了后来的革命时期,再到老年的际遇。他一步步从一个开朗外向的年轻人,变成了沉稳睿智的中年人,克制亲和的老人。”马少骅说,想象和感受是第一步,将心比心地对照,把自己放进人物的人生里去,“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是这种性格,为什么老年时话不多。”

  为了演出邓小平的精气神,马少骅常常顺着人物的逻辑去创作,为这部电视剧增添了不少精彩段落。剧中有一个段落,描写邓家人听到粉碎“四人帮”的消息,有人欢呼雀跃,有人喜极而泣,只有邓小平一脸平静。马少骅说,这个情绪本不是剧本中所写的,但他认为,作为一个饱经磨难的成熟的政治家,粉碎“四人帮”他当然高兴,但克制的性格显然会让他呈现不同于普通人的反应,“这个反应就是我通过对人物长时间揣摩进行的二度创作。”

  扮演领袖人物,马少骅的原则是“既不能模式化,也不能太自由化”。他时刻提醒自己,表演要发乎情,而止于真实,“任何反应必须是当时的情境下人物会有的,不是我马少骅的反应,而是邓小平会这么做。”第六集里,当演到邓小平握住饱经沧桑的科学家满是伤口的手时,马少骅已是热泪盈眶,连声音都要哽咽了,但他记得邓家人曾说过,没有人见过邓小平哭,就为了这句话,他立即调整了情绪,“这时候我扮演邓小平,就不能流泪。”

  想要跳出外形磨演技

  做了多年的孙中山特型演员,马少骅深知,“观众们第一印象看的还是‘像不像’”。这次扮演邓小平,虽然他的表演受到赞誉,但外形的差距也引起不小争议。马少骅承认,其中也确有遗憾。“从我进剧组到整个拍戏过程中,我们前后只试了四次装。按照扮演领袖人物的惯例,是非常仓促的,过去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来定装。”马少骅表示,这种仓促导致了现在外形上的缺憾,但也只能通过表演来弥补。

  不过,话剧演员出身的他,坚信话剧表演中“特定环境中典型人物”的经验,可以移植到影视表演中,“一个优秀的话剧演员,就是始终能够演什么是什么。”马少骅以表演艺术家赵丹、于是之等老前辈为榜样,深信这种“演什么是什么”的表演,能够越过“像不像”的基础层面,抵达表演的更高层次。他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是特型演员来表演,‘像不像’的问题倒是容易解决,但是表演的效果如何,‘是不是’这个人物,又是另一个问题。”

  马少骅解释说,自己之前做特型演员的经历,恰恰让他发现了某种局限性,“我们总是在想外在形似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好的表演状态。形神兼备其实是一个无底洞,有时候还是要跳出来看。”马少骅坦陈,如今他也是跟着电视追剧,还是会发现在表演中有些遗憾。他也表示,自己今后不会再演邓小平了,“可能未来几年,会试着回到久违的话剧舞台,把影视剧的表演经验带回去做些尝试。”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