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独辟蹊径的水墨漫画着力探索作品的民族化、中国风,汲取民间艺术营养,采用古今典故,谚语或配上别具一格的“打油诗”,使其接了“地气”,“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创造力、想象力、震撼力,美学价值构筑了涵泳大雅和浪漫奇绝。《鲁智深》《钟馗系列》《布袋和尚》《神仙也有残缺》,电影海报《茶馆》等作品均让业内外人士视为经典。
“一人为善”被方老奉为为人之道,也是其工作方法的一部分。和他交往中,听不到嘲讽和责怪,多是帮助和建议,让人一笑三思。每当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拿着草图请方老指点时,他会不遗余力地出主意。想办法,“挽救”不成熟的“坯料”,甚至“化腐朽为神奇”,有时将自己构思成人之美。方成先生的善举是全方位的,他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自家小屋还是朋友之“家”,南来北往的漫画和文化人来京都到方宅做客,闻名而访的“落难者”他都不慢待。当时尚未落实政策的名记者张高峰、画家沈同衡、丁聪、李行百,摄影家狄源沧、诗人晏明等,我都是在方老家认识的。
方老对我的关心则是批评。他见到我,定让我“汇报创作近况”或找来报刊指出我画稿的不足之处。他对“工人的画”更是上心,经常攒几期画刊,集中提意见、提建议:哪几幅画得不错,哪些画太“水”,哪篇画评冗长,哪块版面“留白”……一点一滴地分析指正听得我常常汗颜,又时时茅塞顿开。
在1997年《工人日报》组织首都漫画家创作庆祝香港回归整版漫画时,方老恰施拔牙手术,老人家不顾流血不止说话不便,仍坐阵指挥创作,大家既感动又心疼更加焕发了激情,顺利完成任务。
方成先生生于1918年。百岁老人长寿之“宝”乃是“笑”“动”“忙”。热爱生活的方老一生道路崎岖,他对于遇到的烦恼笑而置之——相声常听,笑话照说,其乐融融。方老生性好动,游泳、打兵乓球、干木工活都十分在行,进入老年他还骑车买菜。串胡同会老友。尤其漫画界的义务事老人家从不撂过肩……方老忙于画、忙于写、忙于社会活动,忙得没空生病。他80岁后学会使用电脑,90岁后画画吃力就书写诗词,98岁时还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成立30周年题写了横幅,他真是一位与时代同步而行的老人家!
说不尽的方成。他是名人,但在我们心中,他是个凡人,可亲可敬的长者。而今,瓜熟蒂落,功德圆满。他像一阵风,悄然掠过,无声无息,长留人间的是他那脍炙人口的漫画佳作和几十部关于漫画和幽默的著作。方成老师那不知疲倦、长年奔波劳碌的身影和幽默友善健谈的风姿,更让人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