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营造学社:远去的名,不朽的功

——专访刘敦桢之子、著名古建园林学家刘叙杰

2020-07-17 10:46: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史诗般的巨大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但帝国主义的野心并未因此收敛,逐步向华北扩展,除了亲自动手,又收买卖国求荣的汉奸。此外,还千方百计地进行分化,曾留学日本的学者,就成其目标。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父亲身上,当时就有人“邀请”他去承德,为日伪修避暑山庄,代价是六位数的银圆,父亲当即将此信送呈朱老社长。

  战火即将蔓延,许多人离开北平南下。但营造学社的工作必须继续,为了尽快开展尚未完成的调查,社里决定文字史料方面的研究,由两位主任进行的一律暂停,将全部力量集中于华北地区的田野调查。通过大家的努力,任务终于大体完成,有关资料都运返北平,并进行及时处理,但大量原始资料和已经整理等待付梓的稿件怎么办?最重要的是不能落入日寇之手,此项工作恐怕是老社长最为揪心和全社员工最为关切的事情。依朱老社长的处事风格,他一定早就做好了预案。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日寇就占领了北平城。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自然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离开,杨廷宝先生、梁思成先生和我们三家,一同离开北平,抵达天津,后来又一起踏上南渡之路。但这时的朱老先生,却因为种种不得已而留在北平,学社其他人员也大多如此。后来只有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三位涉险来到湖南长沙,与梁先生和我们会合。重新集结的这六位成员,在日后的继续奋斗中,同样做出了史诗般的巨大贡献,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营造学社的光辉传统。

  后来得到消息,原留存在北平学社中的若干文稿及有关资料,已被送往天津英租界麦加利银行保管。这使身在后方的学社成员们大大松了一口气。根据我的记忆,营造学社于1942年初自昆明迁往四川南溪李庄后,曾对战前已调查的若干项目作了可供出版的全面整理。例如发表在《汇刊》第七卷一、二期梁思成先生的《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七卷二期莫宗江先生的《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它们的原始文字和测绘草图从何而来?有如下几种可能:一是文稿和草图由作者离开北平时随身带出(须单件面积小,重量轻,且为数不多);二是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离开北平时带出(条件同上);三是已存天津,托人携带至上海(乃至香港),再转内地。

  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和大后方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通邮,但附有许多限制。例如汪伪区寄到大后方的信件,收信人只能是普通老百姓,而不能在任何政府机构任职。国立学校的教师或学生亦在其列。而书信的内容,自然是“莫谈国事”“只聊家常”。

  例如1943年春,我家由李庄迁至重庆,当时父亲就给尚在北平的朱老社长写了封报平安的信。过了许久,才收到老社长的回复,但收信地址,不是父亲供职的中央大学,而是他在某地的一位亲戚家。

  从这里也可得知,虽然学社已一分为二,但仍互有联系,只是次数不多,表达方式也受到限制。但朱老先生对学社工作的关怀不断,乃是不争的事实。

  学社人员千辛万苦获得的调查资料并未能全部发挥作用,例如存放在天津英国银行中的资料,就因水患而损失惨重,仅挽救出少量。此外,零星遗落在北平各处的,恐也有一定数量。在解放初期,罗哲文先生就告诉我,曾经在“文整”(文物整理委员会)的仓库里,看到一包学社的文稿,具体内容他不知晓,要我去了解一下。我前往并询问了负责保管的李淑琪同志(陈明达先生夫人),她说不知此事。

  不幸中之大幸

  2006年,在北京的中国文物研究所库房中,发现一批营造学社文稿,包括父亲撰写的四篇:《河北涞水县水北村石塔》(8550字),《江苏吴县罗汉院双塔》(42102字),《河北定县开元寺塔》(30510字),《河南济源县延庆寺舍利塔》(7035字)。梁思成先生的一篇:《山西应县佛宫寺塔》。经查核,父亲这些著作约成于1936年,是当时学社准备发行的学术专刊《佛塔》的内容,计划由两人各写五座塔,后因抗战爆发,未及刊行。

  此部文稿发现时,我正在整编《刘敦桢全集》,得此消息当即恳请中国文物研究所协助提供,承蒙张廷皓所长、杨欣、查群女士及刘志雄先生大力协助,将四篇稿件影印件给我。文稿均用学社抗战前习用的稿纸,并以毛笔写就。标题下有作者署名,而写稿的毛笔字迹确系出自父亲之手。此文稿是否即罗哲文先生所云者,尚不能认定,但此物自何方何人之手,也早已成为疑案。推测此五稿可能是当时散失于北平的遗物,虽仅残存半数,也属不幸中之大幸,亦有慰作者在天之灵矣!

  朱老社长不辞千辛万苦,多年竭心尽力,创建了中国营造学社,为此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现在:首先,为我国建立了首座系统调查研究中华传统古建筑的学术机构;其次,为我国科学界建立了一个新的学科,弥补了重要的学术空白,并争得了世界荣耀;第三,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学术人才,其领军的梁思成、刘敦桢先生,都由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第四,创造了一整套高标准、高质量而又易于推行的古建筑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和准则,为后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顺利开展古建科研、保护工作树立了标杆。

  中国营造学社的出现,是一个特定条件下的历史产物。当时中国积弱,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部经济不发展,科学技术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营造学社的成立,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手段来研究千百年遗留下来的辉煌中国建筑文化。首先通过调查,摸清家底,然后再进行修整保护,而后面这个目标,当时完全没有可能施行。因此营造学社当时主要任务,只是尽可能完成整个工作的第一部分,而作为第二部分的全民保护,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实现的。

  现在,外出调查使用的器材和手段更加先进和便利,测量、绘图等都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甚至还可使用航拍……物质条件已不成为问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责任心是目前成败的关键。我认为在解决了物的问题后,要继承的是前辈们那种为国家人民奋力工作克服万难的崇高精神。先要有强烈的爱国心,才会萌生奋勇斗争的责任感。这不仅是营造学社的先辈,更是我们的祖先,以及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所做出的榜样。

  口述:刘叙杰

  整理:本报记者陈席元、曹瀚尹(实习生)

  访谈

  草地:人心,也就是社会心态是随着时代而变的,每个时代的建筑也可以作为当时社会心态的一种呈现。有一阵,全国多地出现过不少“奇葩建筑”,有些且不说功能,光是审美上就难以让普通人接受。您是耄耋之年的长者,可否从您的阅历来谈谈,各个时代的建筑,与社会人心变迁之间的关系?

  刘叙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论何种社会,建筑都是为人服务的。出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建筑也形成了多种类型和变化。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人类服务。新中国成立后,对建筑评价制定了三条原则:实用、经济、美观。我认为这三条原则,也可沿用到世界各国各地,现在举几个例子。

  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被众多媒体誉为世界上最有特点的优美建筑之一,其外观造型的确别出心裁,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它原来的设计功能是一座音乐厅,但这一功能至今仍未能很好实现。其次,原设计的“风帆”外形,在结构上出现问题,所以必须予以加固,从而使其外观发生变化。

  依前述建筑评价三原则,第一、第二项都出现严重问题,未达到原来设计要求,其设计成败自见分晓。

  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是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作品,也被列为世界著名建筑之一。它采用了钢架结构和钢化玻璃材料,造型酷似埃及金字塔,应用功能也好,上述三个原则基本符合。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协调性”不够。卢浮宫的建筑造型是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宫廷建筑的产物,而开罗金字塔则是古埃及的帝陵,在外形和用途上都有不同。二者在建筑体系、风格和材料上新老区别甚大,落成后在法国建筑界也曾引起争论,认为作为一个建筑群的协调整体,其间不应有显著差异。

  草地:刚才我们谈到了建筑与社会的关系,我认为建筑学的意义完全不限于自己的学科分野,可以对社会发挥更多积极的作用。例如现在很多人出门旅游,看到古建筑只知道拍照打卡,却不懂如何欣赏细节,或者说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建筑常识、建筑审美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公众素养去培育、去普及?是否可以作为建筑学界的社会责任?

  刘叙杰: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进步,全国各地城乡都出现了建设高潮,然而也引起一些思考。

  一个是高层建筑,常常被视为当地是否兴旺繁荣的标志。其特点是建筑占用土地较少,建筑面积与空间增大,容纳人数增多,但有时也会出现若干问题,如外墙采用钢化玻璃,虽然重量减轻,但因其散热、吸热性能,大大增加了该楼的维护费用。若使用茶色玻璃,不但影响视线,而且还增加了光污染。除设计时已留有足够停车泊位,大楼周边空地有限,不能多停车辆。高层防火除内部灭火设施外,周围使用云梯高度及位置是否合适?事先须有预案。

  另一个是乡村民宅,农民外出务工人数日益增多,因此返乡新建家屋成为风尚。但其随意性很大,特别是在建筑外观上,五花八门,有的完全无视周边环境,以金碧辉煌、面积巨大为荣……情况较为混乱。特别是沿公路两旁,大大破坏了原有乡村风貌。

  还有一个是建筑风格,绝大多数来自民族传统,但也有相互交流、借鉴,然而不是盲目抄袭。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进步,以及新技术的出现,都对原有建筑形制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既不能故步自封,更不要盲目抄袭,而是通过不断摸索和变革寻找符合自己国家民族特性的新建筑风格。这个探索,对全世界的建筑界都是一个难题,但也有了供借鉴的实例,如阿拉伯的若干建筑。

1 2 共2页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90后小伙成创业标杆:年入40多万,继续乘风破浪

    如今,7年过去了,通过努力打拼,他的公司渐成气候,仅去年营收就达到400万元,纯收入达到40多万元。眼下,过上小康生活的他也成了村里年轻人创业的标杆,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效仿他进行创业。

  • “蒲公英小王子”回村创业记

    从城里“请回来”大学生可不是容易事。2018年3月,做足了“功课”的蒋胜主动找上门,两人一聊就是半天。凭着在医药领域的丰富经验,蒋胜帮杨小伟规划了未来5年的发展思路,使杨小伟打定主意回乡创业。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