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文朝荣:让“苦甲天下”的贫困村巨变

改变面貌,从改善生态开始。文朝荣决定带领大家把种玉米种土豆的坡地“退”出来种树。他坚信,一年一年地栽,一片片地种,村里的30多个山头总能成林。1987年冬天,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扛起锄头和树苗,背着土豆当午饭,全村近一半的劳力上山种树。

3年过去了,文朝荣带领村民们种下了1.16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村子周边的荒山秃岭开始披绿。后来,政府实施退耕还林,海雀村的山林面积增至1.34万亩,村民人均14.3亩。据估算,今天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4000多万元,全村现有209户820人,人均近4万元。曾经的“和尚坡”变成了“绿色银行”。

    文朝荣:一定要对百姓好

         ——追记贵州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

“林子比孩子亲”

过去的30年,除了偶尔外出,文朝荣每天固定的两趟行程就是钻林子:早上8点进去,转两三个小时回家,中午吃完饭再去,雷打不动。问他去干什么?文朝荣一本正经地说:“树木三分种七分管,种一定要种,管更要管好。”在文正友的记忆中,父亲30年来每天如此,他与山林里的树木相处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长。即便是在生命走到尽头前的几个月,文朝荣照例每天拿着镰刀巡山,看护碗口粗的华山松。

“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

1987年农历二月,文朝荣一家在山上栽洋芋,忽然风沙四起,文朝荣差点被风吹倒。他突然想起海雀组安美珍家的杈杈房破烂不堪,如果被风吹倒的话,老人就危险了。他丢下手里的活跑到安美珍家一看,房上茅草被风揭走了一大块。第二天一大早,文朝荣带着大儿子文正全等10多人来到安美珍家,动手给老人修房子。“老支书对来帮忙的人说,人家家里困难,修好房子各人回家吃各人的饭,不要给老人家添麻烦。”说着老人又流下了眼泪。

“我走了,海雀怎么办”

1984年,海雀及周边区域遭遇恶劣天气,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1985年初夏之际,海雀村已是家家户户缺粮,不少家庭已经断粮。乡里送来的救济粮,文朝荣连续4次谢绝,将指标让给村里最困难的群众。不仅自己放弃救济粮指标,他还动员自己的儿子、兄弟放弃指标,让救济粮真正用在紧急处。文正友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组织上推荐文朝荣任科技副乡长,经过反复思考后,文朝荣拒绝了。“家里人知道后很不理解。父亲却反问我们‘我走了,海雀怎么办?’”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老支书走了,但他的事迹正在黔中大地传颂,他的精神激荡在贵州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心间……

人物事迹

文朝荣,男,彝族,贵州赫章人,1942年3月出生,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3月至1982年2月任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副书记,1982年3月至1995年12月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1月至2014年2月被聘为海雀村党支部“名誉书记”。1988年,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森林覆盖率只有5%,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33元。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文朝荣提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思路,带领群众奋战3个冬天,使全村13400亩荒山从风沙四起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价值超过4000万元,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文朝荣同志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一直担任义务护林员。2014年2月11日,文朝荣同志因积劳成疾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现今,在毕节市、甚至贵州省掀起“远学焦裕禄、近学文朝荣”热潮。

人物感言

“只有千年的名,没有千年的人。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绝不能做让人戳脊梁骨的事。”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

“你们生活条件是不错,但海雀大部分群众的日子还难着呢!为了挖掉海雀的穷根子,支书的儿子、媳妇有责任和义务带这个头。要是不办这个证,我就不再认你这个儿子,你也别再叫我爹......”

文朝荣:照好这面镜子 高扬这股精神
数字报道

20年的老支书,永远的老支书,这个澄澈明亮的“发光体”,一生的操守,一生的感召,化作了一面荡涤思想、照耀灵魂的镜子。更化作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愚公移山、改变面貌、造福子孙的“文朝荣精神”,永远留在了老百姓中间。

照好这面镜子,我们更加理解,艰苦奋斗就是不甘落后、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就是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愚公移山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改变面貌就是发展经济、脱贫致富;造福子孙就是着眼长远、打牢基础。

照好这面镜子,我们更加懂得,没有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贵州不可能实现后发赶超。只要信仰在、精神在,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

文朝荣带领干部群众用良种良法解决吃饭问题,苦干实干求生存、谋发展。海雀村从试验区建立之初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460元,贫困人口从730人降到250人,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森林覆盖率上升到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3‰降为2‰

文朝荣细致的群众工作方法、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愚公移山的坚韧精神的结合,是海雀变化的核心。从1987年的100亩华山松,到现在的13400亩,一个现代版愚公的奇迹,在短短27年的时间成为了现实。

2014年正月十五,海雀村被冰雪封得严严实实,白茫茫的一片。这一天也是文朝荣出殡的日子。

海雀村兴建了一所全新小学,办学能力从3个年级增加到6个年级。2005年起,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100%。


文朝荣:在荒山上开出“绿色银行”

文朝荣精神激励我们奋力直前
影 像 长 廊

文朝荣同志之孙文军义: 我为爷爷自豪

作为孙子,我尊敬他、爱戴他,又怕他。他对家人的严厉,在海雀是出了名的。

爷爷曾瞒着奶奶,把家里仅有的口粮,匀出一部分给王永才大叔;还把为姑姑坐月子准备的几十个鸡蛋煮熟,送给种树的村民们吃;他把奶奶自己舍不得穿的衣裳,偷偷送给了衣不蔽体的王朝珍大娘;春播时节,罗召明大哥家缺少种子,无法播种,他也是毫不犹豫地给他送去。几十年来,到底爷爷关心和帮助过多少人?我们也数不清,他的心里始终惦记着最困难的乡亲!我难以用言语表达出爷爷这位共产党员的大爱情怀。“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所有的子孙也一定会牢记这句话。

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贵阳举行

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原党支部书记文朝荣的感人事迹在全省产生广泛影响。6月12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主办的“文朝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省委大会堂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广智出席并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忠良出席报告会。

“老支书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基层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省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工作人员曹志峰表示,要把文朝荣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做一名值得群众信赖的好党员。省直有关部门、省直人民团体、省属企事业单位,贵阳市干部群众代表等1000多人聆听报告。

 最新消息

评论:“文朝荣精神”耀乌蒙

记人民的好支书文朝荣:信仰的力量

当如文朝荣 奉献写华章

文朝荣是一部生动的学习教材

毕节市组织学习文朝荣事迹 再次掀起学习热潮

文朝荣: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