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工匠——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和它的建设者们

   正在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大桥自开工建设以来持续引发外界关注,而其中的岛隧工程项目更是这一“超级工程”的关键所在。建设者们面对的是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和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在这些辛勤劳动、善于创造的“海上工匠”手中,港珠澳大桥正在伶仃洋上一寸寸拔起。<详细>

  “如果不是港珠澳大桥,我没机会来这里”

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部党工共建助力超级工程

   “入海堪比上天难”。建设跨越伶仃洋的海上通道,是粤港澳三地人民的百年梦想,建成后从香港到珠江西岸的车程将从三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港珠澳大桥全长超过50公里,要求抗8级烈度地震、16级台风,在我国交通工程领域第一次采用120年建设标准,也是我国第一次在外海建设桥、岛、隧集群工程。工程总投资超过一千亿元,至少是以往任何一座跨海大桥的多倍。“第一”的头衔背后往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突破,全新的建造方案、严苛的建设标准、复杂的施工条件无一不考验着工程师和建设者们的智慧和能力。

   面对世界性难题,中国交建高度重视项目党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的有效融合,促进企业科技竞争力和精神竞争力的有机聚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的政治优势,通过凝聚精神、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攻克了多项世界级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绩,实现了党建目标与“超级工程”建设目标的高度统一。 <详细>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成功合龙 大桥总长55千米

港珠澳大桥岛遂项目工程建设者畅谈工匠精神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巡礼

终于有了在海风中摇曳的鲜花

    2011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最后一个重约500吨的钢圆筒被打入海床。鞭炮声中,现场的工程人员格外激动——120个从1600公里之外运来的巨型钢圆筒已全部完成振沉,东、西人工岛稳稳地扎在了繁忙的伶仃洋海域。目前,东、西人工岛的施工作业还在进行。东人工岛岛隧结合部的钢圆筒已经被拆除,静待着首节曲线段E33沉管的海底对接。港珠澳大桥建成后,两座离岸人工岛将成为伶仃洋上最耀眼的明珠。<详细>

 

“滴水不漏”的沉管是怎样炼成的?

     8万吨重的巨型沉管、180米长的标准管节、30多米的海底埋深、120年的使用寿命……一串串关键数字,注定了制造沉管将会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打造一节沉管,一般要经过钢筋加工、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3个程序。不同以往,港珠澳大桥所需的沉管截面尺度大、抗渗要求高,且无外包防水,质量要求苛刻。从60%到90%已然优秀,但是从99%到99.99%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对沉管预制厂工区的所有人来说,他们的目标也就只有一个:打造33节“滴水不漏”的沉管。<详细>

 

“必须精确到1毫米!”

    “必须精确到1毫米以内!”同样是制作清水混凝土,在挡浪墙模板拼缝的施工作业中,Ⅱ工区工程部副部长吴平给工人们念了“紧箍咒”。作业队伍技术负责人赵灵远与工人们很不理解吴平的较真劲儿。在他们看来,即便拼缝略微多过1毫米,也不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实质性影响,“刚开始特别不适应,有抵触情绪,没少争吵过!”“以产品的零缺陷,保大桥使用120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建设者们希望,在大桥建成后,人们能乘车经过东、西人工岛,穿过海底隧道,领略伶仃洋上海天一色的风光。 <详细>

 

伶仃洋上的“深海初吻”

     2013年5月1日凌晨,伶仃洋上大雨瓢泼,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节沉管E1管节要提前挪到坞口。首节沉管为非标准管节,长112.5米,宽37.95米,高11.4米,管顶面积相当于12个标准篮球场;总重量达4.4万吨,总排水量为4.7万吨,体量相当于一艘中型航空母舰。“每个月只有一到两个作业窗口,对于每一步的工作安排都要做到争分夺秒,每个人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状态。”岛隧项目副总经理兼HSE总监黄维民深知海上自然条件对施工的重大影响。<详细>

 

“最简单的事也要做到最好”

    2016年6月13日上午,西人工岛清扫班现场班长霍灿明如往常般仔细清理隧道每一角落。不一样的是,他的清扫工作又向前多走了一节沉管。6月12日凌晨,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顺利完成E27沉管与海底隧道精准对接。至此,项目已建成隧道4702.5米,超过总长度的80%。霍灿明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相册,里面几乎全是他每日清扫完拍摄下的干净隧道照片。“每一个死角都要打扫干净。干净了能创造好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工作安全。相反,工作环境脏乱差,往往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详细>

 

比施工还忙碌的“暂时停工”

     2015年春节前夕,对牛头岛沉管预制厂的工人们来说,等待复工的焦虑早已超过了对新年的期盼。E15沉管安装受阻,沉管安放作业只能长时间停止。不仅工期推迟,工厂预制和沉管安装是一个流水作业线,如果不能及时安装,意味着前端的制造工厂也要暂时停工。“这里的1000多名工人,都是我们多年培养的、对工作特别熟练的工人。”就在“百日停工”之际,工区党委立下了军令状——保证一个骨干工人不流失。<详细>

 

  海上工匠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