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英:连续五年为环保建言

2013年,陈腊英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五年来,陈腊英仍在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当环卫工人,并连续第五年提交有关垃圾处置、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

当人大代表五年,陈腊英一直呼吁社会各界进一步关爱环卫工人,“真的很辛苦,早上四五点就上班了,刮风下雨从不休息。”她同时希望,公租房政策能对这个长期默默付出的群体予以适度倾斜。>>>详细

 成长之路
 人物简介

一把扫帚书写精彩人生

她用一把扫帚,在既平凡又艰苦的清扫保洁岗位上,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硬是"扫"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她自创"陈腊英道路保洁作业法"——机扫洒水全覆盖,普扫全面无遗漏,轻推轻扫控扬尘……可以根据劳动量合理调配人力、物力,使道路一脏即扫、一扫即清,保洁效果大大提高,已在全省环卫工人中推广。

遭遇不幸选择坚强

“为了节省房租,她租住在边远的郊区,每天骑1个多小时的电动自行车赶到工作地点,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工作量大,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手上青一块紫一块。尽管工作艰苦,陈腊英总是埋头做事不计得失。她不仅把自己份内的活干好,而且经常义务清洗包干区的栏杆和道路上的落水窗。别人休息她擦洗,每天额外工作3小时,没有一句怨言。大儿子梅勇说:"妈妈做环卫工人,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过,但她从来没有叫过苦。"特别能吃苦也是陈腊英留给许多人的印象。

怀揣梦想赴京参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结合大家的意见,陈腊英终于把《美丽中国从环境教育抓起》的建议准备好。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道路清扫保洁员,也没想那么多,只是把自己工作当中开心的和不开心的记录下来,每天一边做环卫工作,一边欣赏杭州美丽的风景,我很开心;当看到草丛里有废包装纸、花坛里有果壳、孩子们乱扔垃圾,我就不开心,这些"开心"和"不开心"积累起来,就变成了建议。

 

陈腊英,女,汉族,安徽宿松人,1967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初中文化学历,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浙江代表团)。现为杭州市环境集团物业服务发展分公司保洁员,是一名普通的道路清扫保洁员。1991年起的三年里,陈腊英的婆婆、丈夫、公公先后去世,还留下债务。陈腊英一面照顾好两个孩子,一面努力挣钱,用十年时间还掉了公婆生病时欠下的债务。

2005年,陈腊英成为一名普通的道路清扫保洁员,从此与环卫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哪里有工作的难题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在保洁作业技巧上,她根据工作经验,总结出了"陈腊英清扫作业法"即:夏天防中暑,冬天防霜冻,雨天防雷击,风天防坠物,交通防事故。多年来,在她的影响下,所在班组中未发生一例意外伤害事故。

自201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她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在"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破解垃圾围城、生态补偿、设立环卫工人节"等方面,提出7项建议,用她的声音传递正能量,为环卫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报道

履职感言

陈腊英说,近年来,为破解"垃圾围城"困境,国家、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政策,但垃圾处理设施总是作为不受大众欢迎的"厌恶性设施"使得选址、建设困难重重。她认为,杭州以特色小镇这一载体来化解"邻避效应"。

为此,她建议,破解垃圾难题,应当改革思路,把解决垃圾问题与建设特色小镇结合起来,推广以城市治理为核心,土地集约、惠及群众的特色小镇模式,系统解决垃圾问题。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技术支撑、示范引领,建立以城市垃圾治理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创建及评选机制,形成示范效应。

陈腊英:建议立法减少城市生活垃圾

"我从来没想到过当人大代表。压力也大,准备建议时,我好几天都睡不好,环卫工人扫地是很简单的,处理垃圾却很难,我觉得美丽中国要从环境教育抓起,让更多的人关心环卫事业,理解环卫工人,少产生一点垃圾,多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 "陈腊英在电话中激动地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结合大家的意见,陈腊英终于有了自己的建议:建立环保教育基地和对政府实行"垃圾减量指标"考核,以立法促进城市生活垃圾的减少。

陈腊英:希望有更多面向外来务工者的廉租房

陈腊英:去年杭州市给了500多套公租房。外来务工者就是要有房子,没有房子,这么一点工资又要租房子,又要生活。公租房最好是每年都有的。我有一个梦想,我想在浙江这边有一个房子,有一个自己的小家庭,就非常好。农民工最愁的部分就是房子,少吃一点都不要紧,房子每天要住的。最好政府每年都有这个政策,给农民工廉租房,这是最大的希望。

新闻组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