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只要穿着军装就高兴”
壮族女舰员韦慧晓,用其他人的话说,来到辽宁舰时“身披彩霞”。她是中山大学地球科学博士,曾在西藏支教,还获得过“广东五四青年奖章”。她的个人介绍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汇成一本200多页的书。因为毕业时超过了军队的年龄限制,她给海军写信希望能特招入伍。
“我愿拿博士学位来换对年龄的限制,从最基层做起。”韦慧晓2013年如愿入伍。在大连舰艇学院学习期间,她学习了航海专业并以全队总分第一的成绩结业,被评为优秀学员。她刻苦钻研业务,上舰后很快能完成海图作业。2013年她牵头开展的航母“飞行甲板风场特性”研究,被列入总部科研项目。
这位“只要穿着军装就高兴”的女舰员刚上舰时,一位副航海长预言她只能待1个月。但她一直干到现在,“只要不赶我走,我能干到最后”。现在担任航海部门副航海长的韦慧晓,已形成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比如,她经常跟着战士一起扫除擦地,“其间战士有问题就会告诉我,比让他们到办公室沟通效率高多了”。
毕业于长春师范大学英语系的吴冬燕,苦练手旗、灯光和旗号灯专业技能,第一个拿到岗位资质证书,3年收发报文数万组无差错。
她提出的信号旗“双卸扣”设计得到了上级机关和工业部门的充分肯定。吴冬燕还发挥英语专长,辅导新兵舰船海上避碰、操纵等英语勤务用语,翻译了4万多字的技术资料,被部队评为“学习研究标兵”,去年底还荣立三等功。
“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辽宁舰政委梅文说:“舰上所有作战岗位都对女兵开放,只要能通过考核就可以上岗。但上舰首先是军人,其次是舰员,最后才是女性。”
目前,辽宁舰是国内上舰女兵人数最多、岗位最广的。女舰员从刚开始的通信、医疗专业逐步拓展至全舰30多个专业,培养出人民海军第一代女操舵兵、女机电兵、女雷达兵、女损管队员等特殊岗位的优秀舰员。
买热木尼沙汗是第一批上舰的维吾尔族女兵,这位漂亮姑娘上舰时普通话说不好,听不懂指令。她要学的是操舵,在“严肃的驾驶室”,因为听不懂授课,她急得每天都哭。
其他女舰员不断鼓励她,“没关系,慢慢来”。“驾驶室的气氛非常严肃,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但她们这样安慰我,让我逐渐找回了信心。”她说。在其他女舰员的帮助下,买热木尼沙汗不但汉语流利了起来,还当上了航海部门导航中队航行分队操舵班副班长。
舰务部门军需中队教导员郭志芳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就得到要去辽宁舰的通知。母子再见已是半年后,“孩子一见到我就哇哇哭,已经认不出来了”。郭志芳下定决心在中国第一艘航母上干出一番事业,“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有了这些“铿锵玫瑰”,航母也有了家的温暖。她们不但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开拓者”舰报、电视台、广播站的工作,还编排文艺节目进行演出,丰富舰上的文化生活。女孩儿们的大活动不少、小活动也不断。比如在某个女舰员过生日的时候,她们还会拿出各自的零食聚在一起庆祝。
女舰员的汗水也浇出了荣誉之花。今年,海军辽宁舰女舰员队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