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检修现场的“定海神针”是怎样炼成的
——记“大国工匠”凌伟华
中工网记者 尹文卓
凌伟华是三峡电厂主机分部调速器负责人。提到他,熟悉他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尽管许多人努力想将他拍在沙滩上,却依然不能望其项背。有人说,在检修现场,只要有凌伟华在就安心了,他是检修现场的“活地图”,更是“定海神针”。可三十年前的凌伟华与其他许多新职工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从湖北省电业技工学校热能动力专业毕业的凌伟华“跨专业”从事了“水火不容”的水电工作。
初入行业适应不易遇良师
1982年,走出校门的凌伟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进入葛洲坝电厂。刚工作的凌伟华对于即将着手的工作一窍不通,毕竟他所学的热能动力与大型水轮机调速器检修工作相去甚远。用他的话说,用了三年的时间他才终于在师傅的指点下摸出些门道。有趣的是,这个陌生的工作竟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凌伟华说,有一次他穿着一件新毛衣上班,结果不小心摔了一跤,毛衣沾上了油污。这种油一旦沾上便洗不掉,这预示着凌伟华的这件新毛衣在他的岗位上“光荣牺牲”。这个经历让还是新人的凌伟华对工作环境有些小意见。
年轻的凌伟华跟所有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新人一样,因为工作没少挨师傅骂。给他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进行检修。因为年轻缺乏经验,等到检修的时候凌伟华才发现需要用的材料没有带全,附近又找不到所需材料。无奈之下,凌伟华不得不用鞋底削成需要的形状作为替代品。
最终,凌伟华的“小聪明”没能躲过师傅的火眼金睛,挨了一顿骂。师傅斥责他为什么知道那个地方偏远不方便,去的时候却不把工具材料带全。原来,凌伟华灵机一动的小聪明虽然看上去效果不错,可时间一长还是会出问题。这件事带给凌伟华很大触动,师傅的较真精神便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承给凌伟华。
从对得起工资到精益求精的严师
尽管年近花甲的凌伟华已经是三峡电厂水电维护专家并享有国务院津贴,但最初的凌伟华并没有想过要做到最好或精益求精。他的想法很简单,对得起自己赚的工资就行。如果情节按照预想推进,似乎就没有了今天的凌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