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们的收获
“这些年,我收获很多。”孙丽娜说。
尖山小学学生的泪眼、孩子们采摘的蔬菜、家长送来的饭……桩桩件件,都牢牢记在心里。
“我从乡村支教中,得到了很多快乐,能用一套办法,培养更多农村孩子成才,是很了不起的事!”朱敏才说。
驻外工作多年,英语流利,满腹经纶,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把知识教授给学生,成了朱敏才的“倒瓶颈”——口子小了,倒不出来。
为此,朱敏才只要有时间,就上网查资料、到市里逛书店,平时生活节俭的他,购书则格外“大方”。
几年里,朱敏才一有空就在寝室看书学习,琢磨教学创新。
“土地不耕荒一季,人不读书毁一生”、“致富脱贫,教育先行”……
行走在乡村,宣传教育的标语,夫妻俩随处都能见到,这让他们传播知识的愿望更加强烈。
“良好的教育,是最彻底的扶贫。”朱敏才说,一个农村家庭,一个孩子有出息,一家人就脱贫了。
渐渐地,朱敏才琢磨出了些门道。
农村孩子学英语多是“哑巴英语”,不敢开口。
为此,他总结出20个基本句子、6项课堂纪律,在课堂上反复讲,让孩子们养成听、说的习惯。
6项课堂纪律,即:第一、看着老师;第二、听老师讲;第三、跟老师说;第四、眼、耳、脑并用;第五、做不到以上4条,面对墙壁思过,直到明白为止;第六、必须面带微笑保持快乐,因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
3、4年级学生要求前4项,5、6年级学生,要求记住、复述全6项。
他还总结出20个基本句型,让学生反复练习口语,通过反复练习,龙坪小学的学生普遍能开口,敢开口。
朱敏才认为,孩子们不敢开口,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提问,不知道问什么。
他创造性地绘制出“六何图”,用以启发孩子好奇心,引导孩子学习看世界的方法,帮助他们打开与人、社会,乃至与世界沟通的大门。
龙坪小学不仅学生“最喜欢上朱老师的英语课”,老师们也借鉴他的“六何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锻炼胆量。
5年级学生任俊明,父亲长期患病,母亲离家出走,或许是这样的家庭,致使他性格内向,寡言少语。
朱敏才夫妇对任俊明特别关照,平时常带着礼物上门和他谈心,朱老师还带他到田野,大声念着“hope”、“happy”等英文单词,培养他的自信心,如今,任俊明变得开朗、外向了。
现在,朱敏才的课堂依然“闹”,那是“热闹”,不是“胡闹”。
每周二,朱老师定时培训学校英语老师。全县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会,朱敏才夫妇都是“座上宾”,谈教学体会、传授教学方法,推广其创新教学模式,让更多师生受益。
据龙坪中心小学校长冷泽权介绍,学校已将朱敏才夫妇的“六何图”教学法,申报县级教学课题。
他们的课堂
“Good morning,teacher.”
“Good morning,students.”
9月15日上午8点40分,遵义县龙坪镇龙坪小学当天的第一节课,5年级是英语课。
72岁的支教老师朱敏才走进教室时,师生之间用英语交流着。
“下面,我找个同学来画一个‘六何图’。”朱敏才开始点名提问,小手如雨后的竹笋,唰唰举起。
“李蕊。”
被点到的李蕊很雀跃地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圆圈,里面填上“月亮”二字,从周围6个方向,分别画线,写上“何人、何物、何地、何故、何时、何如”。
然后,围绕着月亮的话题,大家开始提问:月亮是什么东西?月亮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有联系?是如何形成的……
问题五花八门,答案更是五花八门,连朱敏才也招架不住了:“这个这个,我也答不出来,以后靠你们去研究去探讨。”
“月亮的英文怎么说?”朱敏才把问题绕了回来。
“moon”。孩子们拖着长声。
“中秋节刚过,你们刚吃过月饼,知道月饼的英语怎么说吗?”
“不知道。”又是长声。
“那你们知道蛋糕的英语单词怎么说吗?”
“知道,cake”。
“两个词联起来,月亮加蛋糕,就是月饼,跟我读一遍,moon cake,大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
……
热闹的课堂,没有安静的迹象,这时,下课铃响了。
文 本报记者 罗石香图 本报记者 李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