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9月24日,涞源县东团堡乡,一场秋雨不期而至。
初次走进这片大山的记者,随张胜利从东团堡中心小学出发,驱车前往他的母校——大山深处的桃木疙瘩小学。
虽然已经对路况做了心理准备,但山路之崎岖,还是超出了记者的想象。毫不夸张地说,这条由无数大小石块垫成的临时通道,已经不能称作路了。司机师傅告诉我们,以前这里根本不能过车。
一路上,只见放养的牛羊,几乎没见到什么人家。张胜利告诉记者,由于交通不便、地处偏远,这些年,大部分村民都搬出了桃木疙瘩。如今,这个面积近90平方公里的村子,仅有三四户牧民常住。
虽然只有10公里路程,但经过近一个半小时难熬的颠簸,我们才到达桃木疙瘩。“以前这里连汽车都不通。我中学是在邻村的上庄中学上的,那时每周回一次家,从学校走到家,要步行10个小时,中午出发,到家天都黑了。”张胜利说。
下车后步行约10分钟,走到一处山梁,张胜利忽然停住了。他指着前面一座破旧的院子,脸上带着之前从未有过的神情,喊道:“这就是以前的桃木疙瘩小学!”
即便脑海中无数次刻画过这座山村小学的简陋,即便从电视中见过许多条件艰苦的学校,但若不是亲眼见到,还是很难想象这里的一切:不到一人高的院子用大小不一的碎石垒成,院中一座门窗早已破败的土坯房。张胜利说,当年,两间房一间是教室,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兼宿舍。教室白天用来上课,晚上圈羊!
“现在这样子还是后来翻修过的呢,我念书的时候更破。我们这儿是山区,盖房子的石头和木头不缺,就缺瓦,当时的房子连瓦都没有。窗户也没玻璃,都是纸糊的……”张胜利回忆着。
但即使是如此残破简陋的环境,也曾是张胜利梦想中的乐园。1989年春天,就是为了回到这里,13岁的张胜利给时任涞源县政协副主席的车志忠写下了自己生平第一封信,收到信的车志忠撰写了《关于桃木疙瘩村贫困现状及建议》一文,致信团中央等有关部门。正在孕育成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团中央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决定用他们的办公经费救助包括张胜利在内的桃木疙瘩小学的13名学生。1989年10月17日,3500元救助款送到学校,每个人手里都有了一张红彤彤的《失学救助证》。同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布成立,张胜利拿到了200元的救助金,他也由此成为希望工程资助的第一人。
“你看现在我们东团堡小学,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有电扇有暖气,山区里有这样的教学条件,这在从前简直不敢想象啊!”张胜利的感慨把记者的思绪拉回了眼前,他告诉记者,学校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添置一条塑胶跑道。
从桃木疙瘩小学归来,东团堡中心小学校长于红东指着校园里正在兴建的教学楼告诉记者:“这个新的教学楼是县里拨款修建的,造价是220多万元,入冬之前就能投用。”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张胜利的学生就已经全部享受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11年,涞源县率先在保定市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2013年,涞源县又在农村实现了包括学前3年教育在内的15年免费教育。
“涞源可以说是希望工程的发祥地,名声在外,方方面面都很关注,现在整体经济条件上来了,政府当然要下大力气投入。”有知情人告诉记者,涞源的经济水平在保定算不上高,但是无论是教育投入还是教学一线教师的收入,在全市都要排在前头,而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当年张胜利那封信有很大关系。
“希望工程20多年资助了全国490万名农村贫困生,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见证者。就冲这些变化,我也得坚持下去,我这辈子估计和农村教育事业分不开了。”张胜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