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工会五年发展系列评论之十七
中工时评:金秋助学让所有梦想都开花
本网特约评论员 铄金
据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宣传组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过去五年,各级工会积极创新送温暖和帮扶工作机制,打造了金秋助学等一系列品牌,筹集助学款共46亿元,帮助336.6万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走进了校园。
时值金秋,路过校园,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在寒门学子面对高昂的入学费而忧心忡忡时,正是工会及时发出了最强音:金秋助学,“帮助每一个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上得起学”!工会的助学活动就像金秋的阳光一样,照亮了贫困学子求学路上的方向,托起了青春的梦想。
2005年,为了推动和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就业难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和就业机会均等,全国总工会在全国各级工会中启动了“金秋助学”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金秋助学活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不断延伸助学链条,创新助学形式,已经从单纯发放助学款,发展到助学、助能、助志、助业的全程助学模式,源源不断的贫困学子走入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人生梦想,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职工家庭的脱贫问题。
五年来,各级工会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发挥工会拾遗补缺作用,努力保证困难职工家庭上学子女享受公平教育和均等就业的机会。各级工会认真分析国家和地方政府助学政策,积极整合社会各方助学资源,一方面努力推动国家助学政策的落实,将工会的助学活动与国家助学体系相结合,使工会帮扶工作成为国家帮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找准工作定位,突出工会助学特色,充分发挥了拾遗补缺作用,助学对象定位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助学体系暂时没有覆盖,或已经覆盖但需进一步救助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上学子女,以及就业困难的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
五年来,各级工会广辟渠道,多方筹资,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教育、关爱困难学生的工作合力。各地工会在加大自身经费投入同时,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渠道筹集助学资金,形成工会运作、各界支持、上下联动的爱心助学社会化格局。助学活动中,单位或个人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对口资助、劳模爱心帮扶、企业冠名资助等募捐形式遍地开花,许多党员干部、劳模、爱心企业家对贫困学子进行“一对一”、“群对一”、“点对点”帮扶,辽宁省鞍钢职工郭明义,在助学活动中拿出奖金10万元资助180名困难学子,并在职工中发起捐资助学活动,2800多名矿业职工捐款近4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000多名。
五年来,各级工会延伸链条,创新形式,不断丰富“金秋助学”活动内容,最大限度扶贫解困。各级工会将助学活动延伸到入学前和毕业后,推行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入学救助、在校帮扶、就业协助的全程链条式帮扶,实现对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就业“一条龙”服务,并把由单一的经济救助向就业、心理、家庭等全方位帮扶转变,形成“职工帮困-子女助学-实习就业-家庭脱困”的多种助学模式。
五年来,各级工会对贫困学子精神帮扶,传承爱心,赋予“金秋助学”活动新活力,培养受助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各级工会始终把经济资助与学业帮助、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助学活动真正成为一项暖心工程、德育工程和育才工程。通过开展受助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活动,及时给予受助学生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发奋成才,倡导感恩回报,传承助学爱心。许多当年受助的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还以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加入到助学行列中来,把部分工资捐献出来,从昔日受助者转变为资助者,体现爱心接力后继有人。
金秋助学活动开展,极大了缓解了因子女上学造成困难的困难职工家庭压力,避免了家庭贫困代际传递,是工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特别是使经济较困难的优秀青年得以深造的重大决策。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大学梦,少年梦,中国梦。金秋助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必将使每一个贫困学子的梦想开花、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