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时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亟待转型升级
本网特约评论员 张旭光
11月4日,在原厦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基础上,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成为厦门市总工会服务全市广大职工的新坐标。(据11月5日《福建日报》消息)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工会十六大上,李建国同志指出,要切实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的需求。而职工服务中心的成立,正是贯彻此要求的生动实践。
2002年以来,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和职工群众需求变化,全国各级工会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县级以上帮扶中心3504个,乡镇街道、企业工会帮扶站点17.4万个,基本形成了上下联通、全面覆盖的工会帮扶网络,在为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服务职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服务效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和全面服务职工工作要求,亟需转型升级。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这给工会加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建设,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工会组织应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及时创新和调整工会服务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和方法,在深入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基础上,积极推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向职工服务中心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和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促进职工群众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
要扩大服务对象,由帮扶困难职工向服务全体职工转变;要拓展服务领域,在继续为职工群众提供物质服务、生活服务的同时,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要创新服务手段,把经常性服务与项目式、订单式服务结合起来;要完善服务网络,加强职工服务中心和站点建设,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向社会购买的服务项目,加快融入公共服务体系;要夯实服务基础,坚持重心下移,尽快建立工会社工和工会志愿者组织体系,培育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动员和整合社会力量,促进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