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中国网球:“小花”不开 盛世难来
//www.workercn.cn2014-01-16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中国网球:“小花”不开 盛世难来

本网评论员 刘颖余

    记不清是去年哪项大满贯赛事,一位稚气未脱的中国网球选手对着电视镜头颇为严肃地说:“你们不要笑话我哦,我的梦想是成为世界第一。”那情景曾深深打动过我们。

    没有人可以取笑这位小姑娘的梦想。事实上,生活中,没有一种梦想可以被取笑,有梦想,才有希望,才有奋斗的动力。“成为世界第一”应该是每一位网球选手的梦想,但有些人可能没有勇气说出来,我们应该佩服这位中国小姑娘的勇气。她敢于梦想,这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但梦想和现实的距离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即便强悍如李娜,至今也未能实现中国女网选手“成为世界第一”的梦。对于大多数中国小花来说,成为世界第一太远了,她们更现实的目标是越过大满贯赛事的第一轮。这对许多优秀职业选手来说很简单,但对“小花”们却比登天还难。最典型的恐怕要属25岁的张帅,她已经很难被称作“小花”,但本届澳网的揭幕之日,张帅仍然未能通过女单正赛第一轮。这已是张帅第九次参加大满贯赛女单赛事,也是她连续九次遭遇一轮游。赛后,张帅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张帅的眼泪恐怕不只是为自己而流。在本届澳网首日比赛中,五位中国单打选手一齐亮相,算是创造了中国网坛的一个纪录,但结果却让人不无失落:“幸存”的只有两位年过三十的老面孔——李娜和郑洁;第二天,张择、段莹莹、彭帅又相继出局,彭帅更是以拼到腿部抽筋的悲情方式告别澳网的单打赛事。号称史上最庞大的中国网球征战澳网,最终的全部希望依然只能寄托在两朵资格最老的“金花”身上。这种剧情我们其实一点也不陌生。它一再地在过去的四大满贯赛事中上演。

    “金花”年华老去,“小花”迟迟不开,这就是中国女网的严峻现实。彭帅、郑洁还能一战,但明显地走下坡路,维持目前的排名难上加难。好在李娜尚能勉力“开放”,甚至在31岁的迟暮之年还创造了世界排名新高。但老实讲,指望一个32岁的老将总在自己的巅峰状态,甚至去创造新的辉煌,并不现实。李娜目前最好的心态应该是去享受网球,而不是总想着世界第一或是中国网球的第二个大满贯,过多的使命感或功利心都可能造成“欲速而不达”的结果。

    其实,世界第一或者第二座大满贯对于中国网球不是不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是,中国网球需要夯实基础,尤其是人才的基础。李娜夺得大满贯,有很强的的启示意义、示范作用,它已经带热了中国网球的氛围,李娜再夺一个满贯,对于个人来说当然意义非凡,但对于中国网球来说,无非是给国内网球热再加上一把火。而中国网球目前缺的不是热度,而是人才。小“花”“小草”们缺的不是关注度和市场价值(澳网首日比赛后五位中国选手全部赛事主新闻发布会厅亮相,或可作为佐证),而是货真价实的实力和战斗力。“小花”不开,李娜即使再拿一个大满贯,中国网球仍然会在李娜之后经历一个漫长的低潮期,更别期待什么网球盛世了。

    目前,国内职业网球赛事越来越多,硬件设施之豪华让世人艳羡,但这几年,网球后备人才的成长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网球基层高水平教练更是少之又少,中国网球的基础依然虚弱。和其他项目不同,网球并非平民性运动,成才率低,成才周期长。对中国网球来说,寄望李娜似的天才来延续有限的光环,并不靠谱。毕竟,天才的出现从来是可遇不可求的。而打好基础,尽快掌握网球运动的相关规律,却切实可行也更为紧迫。对此,我们不应有任何侥幸之心。否则,中国网球很有可能重蹈女子单人花样滑冰的悲剧:快20年过去了,我们依然也培养不出第二个陈露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