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时评:“海外种地”是战略大构想
本网评论员 王宪
《新华月报》(3月号上半月)报道,国内多家公司到美国、智利、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等国购地、租地发展种植业。“中国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海外大发展时代”。几乎与此同时,3月5日《新京报》报道,中粮12亿美元收购了荷兰尼德拉集团51%的股权。这家集团的农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交易将帮助中粮跻身全球粮食贸易巨头行列”。
按理说,中国农业连续10年增产,粮食问题已不是很紧迫,昔日的“战略物资”已逐渐淡出人们的战略思维。况且国际市场粮价低于国内,盈利空间有限。并且中国粮食总量已达到世界的1/4,人均占有也高出世界平均数30%.一组足以让人自豪的高水平人均数字,似乎可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了。
但是,中国毕竟有巨量的人口,粮食问题轻率不得。以当前的内外环境来看,虽然不致重演“饿肚子”“卡脖子”的惨痛记忆,但有些“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机动选择总不是坏事。进可以为国分忧,退可以商战码筹。海外种粮卖粮企业家的冷静思考和战略意识让人佩服,已具备了相当的政治家眼光。
在海外种地的诸多公司中,有联想的身影。一家频频并购国际知名企业的国内大型电脑公司,突然对农业感兴趣,不能不引发人们的好奇。当得知柳传志在央视推销“吃了可让白发变黑发”的猕猴桃并非国货,而是在南半球的阿根廷的土地上收获后运回中国反季节上市,以此弥补市场档期不足的“洋品牌”。不能不为其奇思妙想称道。
目前,中国的尖端技术实现了上天“揽月”、深海“捉鳖”。但是,很传统的农业依然必不可少。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习近平号召“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衍生的“光盘行动”;以及之前朱镕基“学会过粮食富裕的日子”的告诫,和他对粮库虚报冒领的雷霆之怒,无不关乎农业和粮食。
农业是一个再传统不过的产业,相伴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每个节点。从野生植物经一代代人的筛选,进化为现代的优良品种,再到仓满廪实,凝聚着无数先贤今人智慧的结晶。可以这样说,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劳动,就是敬重人类文明。
农业又是一个严重依赖气候的产业,从古至今,人类择地而居,构筑家园,离不开农业。然而,千百年来的繁衍生息之地,有的近年发现不那么宜居了。以北京为例,今年正月十五之后的半个月里只晴了两天。雾霾笼罩下呼吸科患者骤增说明,一方面是人类享受现代文明方便快捷的同时不知不觉中破坏了环境;另一方面,大自然也有自己的变化规律,水草丰美之地,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变得胡杨不生。雾霾、沙尘暴、石漠化,危机着粮食生产,也危机着人类生存。
中国还有自身的特点。十几亿人要改善住房,要筑坝发电,要高铁出行,每一项都构成土地占用的矛盾。政府不得不再三发布耕地红线预警。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发展农业,就显得尤为迫切。
我们的农业技术还相对落后,有限的耕地还做不到精耕细作,生产率即使和不是太发达的邻国韩国相比,也相差三十多年。走出去的企业家发现,在中国需要二三百人的农场,在美国四个人就够了。在那里种地的,不仅不再是农民,连工人都不是了,简直就是科学家。他们根据电脑和卫星定位的测试结果,对土壤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施用多达15种不同比例的肥料。相比之下,我们的化肥和农药使用,还处于“大水漫灌”阶段。不仅浪费,还有副作用。可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今年两会,“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中心话题。有影响的企业家不少人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中的有识之士在企业经营如日中天之时到海外另辟蹊径之举,契合了创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题旨,也是深化农业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企业和国家发展都极具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