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时评:云南白药被质疑的“醉翁之意”
本网评论员 郭振纲
据《新华每日电讯》4月7日报道,“云南白药修改药品说明书”近日引发广泛关注。云南白药集团4月4日回应称,修改相关药品说明书是根据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知要求而为,其药品配方中所含草乌(制)在加工过程中,已使乌头碱类物质的毒性得以消解或减弱,产品安全有效。截至今年3月,云南白药集团胶囊剂、气雾剂、片剂、颗粒剂、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橡胶膏剂等15个剂型全部通过国家新版药品GMP认证。
最近,有关药品中含有毒性成分的新闻不断发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像云南白药这样历经百年的中医药传统品种也被质疑,从一个层面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云南白药历经百年,药的成分是老配方,制作也是传统中医药的制作工序,药效也很稳定。百年来无人质疑,今天被舆论“拷问”,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云南白药以前没有在产品说明书详细标示有毒成分及含量或者是表示不详细;二是香港有关部门曾要求云南白药下架补充说明,给了公众怀疑的借口;三是公众对现在的某些药品质量一直抱有一定疑心,云南白药成了公众质疑药品安全的“导火索”。
古语云: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只要是药,不管是中成药,还是化学合成药,其中都有一定的有毒成分,只有当毒性稀释或消解到安全程度时,药品才符合国家标准。这个原理,公众是清楚的。而云南白药被质疑,与其说是对其药品说明书不详惹的祸,不如说是公众对药品安全持不安全感的一种宣泄。也就是说,云南白药被质疑,其“醉翁之意”之“标”在产品说明书的更改,“本”则在公众的知情权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普通人看不懂药品说明书,一直是一个让人揪心的事,尤其在当前公众对健康越来越在意的情况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社会的不安情绪。如果有关部门不及时说明,甚至有可能酿成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云南白药被质疑一事,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有关云南白药公司的一个突发公共事件,但其背后浮现的是公众对药品安全知情权的重视。
云南白药被质疑,不论从云南白药企业本身,还是所有的药品企业,抑或药品主管部门,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让所有的人认识到了药品安全的知情权不仅对公众很重要,对社会也很重要。过去,一些企业不注重这方面的信息发布,甚至有些企业还隐瞒药品成分和比例,给公众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现在通过云南白药被质疑事件,督促药品生产企业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做法定义务加以重视,督促药品主管部门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做重要的监管指标予以重视。如此一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公众的安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这也许才是云南白药被质疑背后的“醉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