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中工网评】五部门约谈特斯拉,释放了这一重要信息

来源:中工网
2021-02-09 13:09

  本网评论员 郭振清

  2月8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以及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OTA)等问题共同约谈了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不是国家市场监管部门第一次约谈涉事企业,但约谈大名鼎鼎的特斯拉是第一次,而且还是五个重要部门一起约谈。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冲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约谈已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制度。从以往新闻来看,有资格被国家部委约谈的一般都是行业翘楚和大型企业。根据法理,政府执法部门针对市场主体的约谈,本质上属于一种行政指导行为。约谈的前提是有关部门已经获悉了涉事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违法违规事实,故要求其就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规范。因而,约谈往往具有明显的违法惩戒意味和严格管制意图。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上述消息说,此次五部门约谈“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是根据“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这再次表明了中国政府重视消费者呼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鲜明立场,彰显了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的坚定决心。

  自从特斯拉汽车进入中国,各种有关车主在使用特斯拉汽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新闻,比如异常加速、起火自燃、远程升级(OTA)等就不时爆出且极其引人注目。这一方面,是由于特斯拉作为新能源车阵营中的“领跑者”,容易“树大招风”,另一方面,是因为特斯拉在面对这些安全事故时所持的“死不认账”态度,处理到最后总是固执地把责任归结于“用户操作不当”。而后一方面,显然不能令人信服,也是特斯拉为众多消费者诟病的重要因素。

  一个奇葩的例子是,前不久江西南昌一辆特斯拉在充电后全车断电趴窝,特斯拉的售后竟“甩锅”称“国家电网电流大导致”,引起舆论哗然。尽管此事以特斯拉发出“首次致歉声明”结束,但至今也未见故障的真正原因公布。而这似乎已成为特斯拉应对产品质量和安全事故投诉问题的一种套路。

  引起消费者对特斯拉不满的另一个因素,是特斯拉中国公司在销售中所惯常采用的被称为“割韭菜”的做法。本来,企业对自家商品降价销售,是一种市场行为。汽车也是商品的一种,基于成本压缩和市场竞争考虑的降价无可厚非。但对于众多车主而言,特斯拉的数次降价却有些诡异:自己刚提新车没多久,车价就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跌——新购置的财产大幅缩水不说,还没有任何来自商家的补偿和回馈,甚至连歉意和安慰的表示都没有。趋之若鹜的忠实车主沦为“被割的韭菜”,这种毫不顾及消费者利益和感受的行为让特斯拉的形象大打折扣。

  纵观特斯拉近几年在中国的发展过程,除了其固有的先进电车技术和品牌优势,地方政府部门的青睐、广大车主用户的热捧,造就了特斯拉公司在中国乃至全球的骄人业绩。面对这些青睐和热捧,一个成熟的车企,理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恭谨的态度,并将之作为自己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动力,而丝毫不能成为任何傲慢的理由和骄纵的资本。

  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目标,大力改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国务院所积极倡导的,也是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抓的一件大事要事。需要提示的是,好的营商环境一定是以法治化为基础的,一定是以促进企业合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为导向的。这也是国际通例。

  值得肯定的是,对于被约谈一事,特斯拉通过上海公司及时做出了回应:特斯拉诚恳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并深刻反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强自检自查。我们将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始终尊重消费者权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仍是一片蓝海。任何致力于深耕这一片蓝海的投资者和车企理论上都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大前提应当是“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涉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上,在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问题上,任何企业都不能搞特殊,有例外。

  还是那句老话:店大欺客,行不通。决定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最终续航里程的,不是电池技术,也不是“OTA”,而是能否诚心诚意善待自己的“衣食父母”——千千万万的消费者。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