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化解产能过剩:牵住问责“牛鼻子”
//www.workercn.cn2013-11-0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到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我国的产能过剩已经呈现普遍之势。若不及时化解,这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羁绊。中央政府下了巨大决心,希望从根本上消除地方的投资冲动和投资依赖,眼下迫切需要的就是地方政府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及促进当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远见。

    产能过剩成了新一届政府着力要啃的一块“硬骨头”——据新华社报道,国家发改委、工信部11月4日联合召开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化解过剩产能要求,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

    此前,国务院于10月15日印发《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这已是中国政府年内第七度强调治理产能过剩相关工作了,中央治理这一“顽疾”的决心可见一斑。近10年来,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几乎每年都有相关政策出台,但针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调控政策均未达到预期目标。现状则更令人忧心:从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到光伏、风电等新兴产业,我国的产能过剩已经呈现普遍之势。若不及时化解,这将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大羁绊。此次指导意见能否破除以往“越控越多”的魔咒,令人关注。

    以往我国抑制产能过剩的方式主要是限制审批,而此次的指导意见不仅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长效机制,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还更加突出了地方政府的作用,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从过去实践看,控制审批看似可以立竿见影,实则治标之效强于治本之效,且在落实层面会遭遇重重阻碍,以致产能过剩愈演愈烈。而从考核指标这一导向着手,有望从源头上遏制地方政府扩张产能的内在驱动力。

    产能过剩如果属于需求波动型,市场机制会自动熨平产能之间的波动。而探究我国产业过剩的根源不难发现,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部分地方政府在GDP指标这根指挥棒下,采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扶持政策,才推动和加剧了某些产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尤其在一些地方,某些严重过剩产业也是当地支柱产业,因此要地方政府挥起大刀砍下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这不仅与GDP总量排名有关,也与“钱袋子”息息相关。事实上,在产能已经明显过剩的情况下,仍然有16个省(区市)把钢铁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点发展产业,30个省(区市)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

    健全问责机制是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真正化解产能过剩的“牛鼻子”。长期以来,产能过剩得不到有效遏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规者没有受到应有的责任追究,以致屡屡出现地方政府默许大项目未经审批先开工,事后再补办“准生证”的现象。因此,必须细化责任目标,加强监督检查,适时向社会公布考核情况,由地方政府真正对化解产能过剩负起总责。一旦出现违规操作,要对相关责任人严格问责,依法追惩。此外,要真正形成刚性制约,发改委、工信等部门要把好审批关,国土部门要看紧土地供应闸门,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监管,金融机构要严控授信关口。只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化解产能过剩方能令行禁止。

    解铃还须系铃人。化解产能过剩,中央政府下了巨大决心,希望从根本上消除地方的产业扩张冲动和投资依赖。眼下迫切需要的就是地方政府能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及促进当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远见。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