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过年了,给亲情做做“保养”
//www.workercn.cn2014-01-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我们将大包小包的年货拎进父母家中,当我们说说笑笑与父母一起包饺子时,当我们为父母掸去落在肩头的白发时,一旁的儿女会看在眼里,在他们的脑海中会留下这一个个温情画面。多年后,他们很可能会成为画面中那个为年迈的我们买年货、包饺子、掸发丝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延续,不止记录在历史巨著里那冰冷的年号中,也记录在一个个家庭的繁衍生息中,记录在一代一代人相拥相伴的平凡日子里。

  大年三十了,估计有人已经迈进家门,有人正在往家赶的路上,当然也有因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的。过年了,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转换一下生活的频道,给亲情做做“保养”。

  放下所有的“恐节症”。担心要送“红包”而“一下子回到解放前”的,可以超然一点,面子与里子间的取舍平衡,远不止过年这个关节,炼就分寸得当的“武功”,诸事即会一通百通;担心被父母“逼婚逼孕”的,可以换个方式宽慰自己,地球几十亿人,为自己婚恋大事牵肠挂肚的屈指而数;担心没挣多少钱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也可以阿Q一下自己:平安是1,其他的都是0,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又有多少意义?

  放下职业身份,摘下职场面具。过年了,我们不再是政府机关里的办事员,不再是学生眼里的教师或患者面前的医生。给职业身份按下“暂停”键,放下日常与同事、上司、下属相处的小心翼翼,放下与或亲密或不太亲密的朋友隔三差五的联系与寒暄,放下职场上或明或暗、大大小小的利益纠葛。今天,我们的身份只是父母的儿女,是儿女的父母,是兄弟姐妹中的一员,时光只定格在亲人相聚这个特殊的频道。

  放下手机,放下电脑,守着家人聊聊春晚,包顿饺子,祈愿岁月静好。算下来,我们留给家人的日子实在不多。平日里即使给老人打个电话,也多停留在“身体还好?天冷了,多穿点”之类,寥寥数语表达不出内心的牵挂与思念。“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24个小时,30年总共才720个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这道“亲情计算题”引得众网友感慨:行孝需尽早。

  谁也留不住的是岁月。“敌得过千山万水的跋涉,扛不住千言万语的唠叨”,年轻人对父母的抱怨里多少有点撒娇的味道。而过来人的体会则显得沧桑而沉重——“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很多人被这段话所深深打动。当有一天,“唠叨没完”的人只留下那远去的背影和声音,它们都将是再难重现的记忆。

  还有那些长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回家了,千万多陪陪孩子,给孩子洗把脸、做顿热乎乎的早饭,拉着孩子的小手在村里村外溜达几圈,让孩子向同伴显摆显摆,“我爸妈回来了”,“我身上的新棉服是我妈买的”。但愿几天的欢聚,能舒缓孩子们长达一年的分离之苦。

  给亲情做做“保养”,这种“保养”更是一种对生命延续的体验。当我们将大包小包的年货拎进父母家中,当我们说说笑笑与父母一起包饺子时,当我们为父母掸去落在肩头的白发时,一旁的儿女会看在眼里,在他们的脑海中会留下这一个个温情画面。多年后,他们很可能会成为画面中那个为年迈的我们买年货、包饺子、掸发丝的人。一代又一代的生命延续,不止记录在历史巨著里那冰冷的年号中,也记录在一个个家庭的繁衍生息中,记录在一代一代人相拥相伴的平凡日子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