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法明 漫画
“为了处罚没写完作业的孩子,老师就让完成作业的学生扇他们的耳光,谁扇得响,评出前三名,奖励一个作业本。”一被打学生的母亲王女士近日向媒体反映,其12岁的儿子在学校被扇了40个耳光后,左眼睫状体脱离。豆豆是河南省项城市民办学校英华学校小学五年级学生。(1月6日《中国青年报》)
师德规范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并成为一道“高压线”。为何就有一些教师管不住体罚学生的手?当然,这与个别教师德沦丧有一定关系,但是,更关键的可能还是教育的内涵“跑偏”。教师,教书育人,其中育人更重要。有些体罚是赤裸裸的暴力行为,有些体罚则是“恨其不强,怒其不争”的教训,还有些体罚可能是教师急中生“愚”或教育方法落后的表现。
教师不妨“品味”一下陶行知先生的糖。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陶先生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学生流下眼泪,说:“校长,我错了……”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是一次经典的“心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罚之以心。
体罚学生不能“碰”,但是,惩罚教育亦不可少。有教育专家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戒教育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古代,老师都有一把戒尺。有人认为,戒尺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儆戒、警示,所以戒尺的形式不可或缺;第二是尺度和方式,正是教育心理学中需要研究的儆戒标准。有人呼吁,我们需要一把充满智慧的“戒尺”。这与这个时代的师德并不矛盾。有人说: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师魂,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无私而广泛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关键是严慈如何相济,如何让爱贯穿教育的始终。
有爱的惩罚教育也温情。让惩戒成为一种教育艺术,学生在受到教师批评惩戒的过程中体会出教师心中的爱,反思自己的过错与过失。回避惩戒教育、批评教育,要么继续着“不完整的教育”,要么会加剧体罚、变相体罚行为。批评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对成长中的学生而言,更要讲究技巧与方式方法。批评教育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是一种智慧,教师的智慧、教学的智慧、教育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