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新闻观察:“39平方米三居公租房”无关“尊严”
//www.workercn.cn2014-01-3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广东省广州市首批2000多套公租房迎来市民踩点,其中建筑面积49.26平方米、使用面积39.4平方米、最小的一间屋子不到4平方米的“三室一厅”公租房引发热议,一些人吐槽“房间面积太小了,感觉很没尊严”。

  对此,广州市相关部门解释称,这些公租房在设计时都执行了当时的国家标准“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而当时的调查显示,一些群众反映“一家三代”同住人口较多,希望在一套房内多设计几个房间。如今使用面积只有39平方米的三居室公租房正是针对这一需求。

  事实上,保障房起到的是兜底作用。租赁型保障房是按平米收取租金,面积小一些,住房困难群体的开支就会少一些。如果在适度减少面积的前提下,能通过房屋设计的合理性、房屋所在区域的成熟性,来满足较为便捷的居住功能,那么这样的“小面积户型”未尝不可,甚至应当鼓励。

  具体而言,公租房作为一种保障房,面向的是困难群体。困难群体和商品房购买群体对于房屋的需求显然不同。因此,公租房的面积和装修不应向商品房看齐。如果说公租房都和商品房一样,都是大户型精装修,娱乐会所健身房一应俱全,那么不仅会因为土地、建设成本过高而造成保障房供应量减少,困难群体一房难求,也可能会让保障房成为一些人的渔利工具,开着宝马去买保障房。

  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天通苑,曾推出过140平方米的大户型,如今这些大户型保障房,许多已被业主分割后群租出去。在一些土地紧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保障房“缩微化”是正常的。在我国香港,二三十平方米的“公屋”很常见,虽然面积小,但建筑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很高,比如客厅和卧室间用屏风隔开,住户可根据家庭需求随意间隔,位置也多位于地铁周边。

  保障房重在保障功能,不在于面积大小,而在于能否公平分配、尽快提供,其所在区域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设施是否齐全,房屋质量是否达标,空间设计是否合理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