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1月,深圳一企业涉嫌雇佣童工,事情曝光后,很快,来自凉山的孩子们被送回家乡。然而,最近,又有消息称,凉山警方出动大批警力,在路上拦截35名欲外出打工的少年。那些被拦的孩子和来接孩子的家长却一致地表现出沮丧情绪,他们抱怨,“外出打工再苦也比在家乡受穷强”,“喜欢打工地,因为有肉吃”,这样简单粗暴的理由,听来却令人感到悲凉。
农村孩子辍学打工,既有企业的无良,也有农村的贫困现实。面对“打工有肉吃”的悲怆童声,舆论发出了一致声音:要对企业制裁,要给农村“教育扶贫”。孩子回家了,可是并未回到校园,而是成了父母的童工。这种规律性的背后,笔者看到的是父母早已干涸的心灵。
毫无疑问,这种心灵贫困,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对于贫穷的大凉山来说,人们首先产生了孩子们有没有书可读的疑问。如果国家提供的9年义务教育,未能让贫穷者看到读书这条路可能改变贫穷的可能,“读书无用论”便会在家长和孩子的心中滋生。那么,过去一个农村家庭拼死要保一个孩子读书的信念,便可能没有了滋生的根基。更何况,一个县12年没出一位大学生,考大学比中头彩还难,上学还有啥奔头?现实如此,妥协就成了家长最现实的选择。
所以,对于农村尤其偏远农村,读书是否有用,能否改变命运?不靠动听说教,唯有“成绩单”能让他们怦然心动。这个成绩单,就是有多少孩子可以有机会获得高等教育,又有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寒门学子,最终能在就业市场赢得命运转折的机会,从而为别人提供赖以奋斗的目标。
寒门子弟人生的惊喜和转机从哪里来?这才是最需要思考的地方。农村孩子竞争乏力,根本在于地域差别,家庭背景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那么,除了9年义务教育之外,对困难家庭的额外扶助,对困难儿童教育相关费用的投入,便是消除地区差异的一种方式,需要得到来自制度的额外关照。在高考录取政策上,能否对贫困地区再多一些倾斜?让“鸡窝里”飞出更多的凤凰,才有盼头有希望有动力。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而言,能否让“能力”成为职场硬通货,将“关系”屏蔽于利益获取之外,给每个人,尤其是寒门学子以平等的发展机会?
我们可以以法律名义对使用童工的企业、逼孩子辍学的家长开出罚单,可以在资金上帮助农民走出现实困境,但更要给予“心灵扶贫”,让农民“脱心贫”。遏制了企业童工,不能遏制孩子不上学的现实,唯有让“知识改变命运”也能成为贫困者行得通的可见道路,才可能真正消除童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