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第156号政府令,宣布《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10月15日起施行。《办法》还禁止使用外国人名和地名作地名。(《大河报》10月8日)
很多城市在奔向“国际化”的大路上都有一颗焦躁的心,洋地名、洋楼名、洋小区名泛滥的背后,不过是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土气,仿佛名字“高大威猛”了,身体骨骼也就跟着强健起来。当然,洋地名也并非都不能用,譬如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历史沉淀下一些洋路名也不算奇怪。但近些年来,各地不断出现的洋地名,虚浮得令人眼花缭乱,如郑州的“曼哈顿”、“威尼斯”等。
这是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是不少地方往故纸堆里攀亲;另一方面却在路名或楼名上贪大求洋。照得见历史,观得到世界,唯独迷失了自己。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地名所承载的,不单单是基本的指路功能、定位角色,更延展着历史文化,蕴蓄着时代风情,展示着城市文化,正因如此,早在1960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就成立了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专门负责地名标准化问题。
这些年,中国城市的地名耍起了“国际范儿”,无非三个原因:一是消费主义对城市文化的侵袭,使得公共部门对地名的社会价值忽略不计,草草起名、草草改名,令地名只剩下工具意义;二是城市文化被钢筋水泥遮蔽,走失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与性情,千城一面、千城一景,既不敬畏历史,也没有远景规划,命名起来自然也无处下手;三是形式主义思维作祟,以为名字洋气了,就真正“高端大气上档次”,依照“缺啥补啥”的逻辑,过过嘴瘾而已。更重要的是,国家层面的地名规范相对滞后。譬如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中,也仅仅是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并未对用外国地名命名作出明确规定。
地如其名,还得名副其实。城市地名还是少玩点“国际范儿”,多接点地气与土气为好。规范地名命名的游戏规则,不仅需要地方立法积极跟进,还亟需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廓清乱象,令地名真正成为雅俗共赏的地方文化之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