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杨兴东:大学怎就不能让“鞋垫奶奶”安身?
//www.workercn.cn2013-11-15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75岁老人张素婷在河北师大老校区做了20多年缝缝补补的活计,师大搬到新校区后又来到新校区摆摊卖鞋垫。张奶奶现在一个人在当地租房孤苦度日。13日,河北师大学生向报社求助称,“鞋垫奶奶”疑遭学校驱赶。记者赴学校保卫处采访,对方称,“鞋垫奶奶”值得同情,但不能开这样的先例。(11月14日《燕赵都市报》)

    “摊贩不准进校门”“经营性活动需集中到店面”,诸如此类的理由,确有其正当性的一面。毕竟,学校不是大市场,任由摊贩随意摆摊,确会影响学生读书。然而,矛盾的是,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校园管理方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反而是在“鞋垫奶奶”已步入75岁高龄的情况下,突然对其采取所谓的管理措施,这未免让人疑窦重重。

    众所周知,所谓的大学店面,实际由大学后勤集团负责。如果“鞋垫奶奶”想要进入这些店面经营,就必须给后勤集团缴纳相应的租赁费。而这也许是相关方面采取强硬措施,整顿校园摊贩的一个利益动机。换言之,大学并非不允许经营,只是不允许不上缴利润的经营。如果“鞋垫奶奶”能够自己掏钱,租下大学里的店面,大学管理方相信不会再以高尚的“保卫读书环境”的名义,驱逐这位老人。

    这未免与公众对大学的认知相去甚远。大学,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环节,理应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而所谓最好的教育,其要义不仅仅在于传授好的知识,而更在于“知行合一”的精神。以此而论,校园管理方强行驱逐“鞋垫奶奶”,多么像一本反面教材,写满了现实的扭曲。而当这样的事例,活生生地发生在这些可爱的学生身边,会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天,如果众多河北师大学子的关注,不能为一位老人的生计带来一线希望,他日,他们走上教坛,又何以有底气传播向上的力量?

    至于,管理方所谓的“不能开这样的先例”“有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云云,都是一种慵懒作风的体现。因为,河北师大并没有第二个“鞋垫奶奶”,允许她经营,也难以引发跟风效应。管理方之所以如此推诿,不过是为搪塞舆论的悠悠之口。但这样的搪塞,不但显得有些笨拙,也折射出大学管理的僵化与僵硬。为学校形象计,管理方当正视学生们的吁请,真正本着以人为本的情怀,介入“鞋垫奶奶”问题的处理。给75岁的老人留一份“自耕地”,也给所有河北师大学子一堂尊重老人的示范课。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鞋垫奶奶”与河北师大管理方的冲突,并非一所大学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它也是当下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个缩影。如何妥善安置这些无处养老的老人,并非一个学校与一批学子的事情,它更是政府的公共责任。以“鞋垫奶奶”而论,她靠纳鞋垫可以解决一时的生计,但长远来看,纳鞋垫是一项视力活,75岁的老人还剩下多少精力干这样的精细活?揆度现实,相关部门不仅应该引起重视,并给予必要的制度救济,还应正视其中所折射的养老危机,并及时推动养老方面的改革。毕竟,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