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月5日《新闻晨报》报道: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节目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业内人士表示,综艺节目主持人将首当其冲成为规范对象。
方言中有一种现象,即时空性和地域性。依河南话为例,大约开封语言属正宗,自河南至江苏徐州再到山东西部,甚至到河北一些地区,持同类方言者形成一大片区域。那么,这种方言现象说明了什么?古人也在推广“普通话”,不过当时的普通话与现在的普通话的基础不同,采用的方言区不同而已。
换言之,中国各地的方言现象,恰恰是一种地域政治活化石。古来中国大地存在着无数的小国诸侯,即便文字逐步统一了,但基本的语言发音没有统一,官方的语言统一了,但民间的语言未必一定全部统一,一国的语言统一了,但彼国的语言未必也统一,这就形成了若干的方言区。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五里不同音,即便是邻村,语言、发音、称呼即可能有较大的差别。不必出本县即可能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恐怕此现象在各省都存在。而依全国来说,则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你可能听得懂相邻省份的部分语言,但不可能听得懂非本方言区省份语言的哪怕是只言片语。而依广东话福建话来讲,即便不是某一特定区域的方言而只是本省通行的方言“普通话”,也没有几个北方人能够听得懂。基于此,全国推广普通话就一定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刻都不能放松,一旦放松在主要电视媒体推广普通话,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国性的语言交流。这与古人做的其实是一样的功夫,与统一文字的功效也并无第二个目的,那么,人们有什么理由对此说三道四呢?
然而,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不得模仿地域特点突出的发音和表达方式。这样一种普遍要求,中国最主要的电视媒体央视做的又怎么样呢?无论是念领导人姓名还是说北京当地事物,均连番使用北京方言,自邢质斌始,至今仍然有主持人使用。而一些奉京腔为正宗的多数普通话主持人,则在大小节目中大量使用北京方言,这样一种趋势是不是刻意模仿方言的始作俑者?
播音员主持人和嘉宾作为公众人物,必须在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方面发挥积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而毕福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学起了美国职业拳击主持人的主持开场低音炮声音,不知道这是普通话里的哪一种语言哪一种文字哪一种表达方式?
而另一个问题是主持人形象问题。大众娱乐节目某男主持人染黄头发,国人除了少数民族之外,有这种发色吗?央视主持人大量存在着染彩发的现象,连新闻联播主持人也不例外,而春晚某些主持人则几乎是刻意模仿外国人的一切外在表征,这样一种现象是不是刻意“在普通话中夹杂不必要的外文”的延伸?
国人要增强文化自信,先从主要媒体始,先从台面上的主持人始,而真正与那些退出播音舞台的老播音员夏青方明等人物相比,当下的主持人又何止是多了些浮躁之气、流俗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