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日前召开的江苏省民政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中途脱稿发言:“去年我们的儿童大病救助资金还有2000万元沉淀在账上,财政要收回,难道我们的钱多到用不完吗?事实上,有不少孩子还在等着救命钱,而有的县区却落实不下去。”侯学元为此发火,并作了自我检讨:“是我们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实施好。给老百姓的救助钱如何花好,是今年一定要做的事情。”(1月8日《现代快报》)
每每谈及民生问题,绕不开的是一个“钱”字,最大的难题就是财政投入捉襟见肘,致使许多民生问题难以解决。可江苏省的儿童大病救助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情形——财政每年投入4000万元,居然有2000万元躺在账户上睡大觉;政府建立了儿童大病救助制度,善政却没能充分释放善意、结出善果。正如侯学元厅长所问,难道这笔钱真的多到用不完的地步吗?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社会上寻求救助呢?
无需查阅权威统计数据,但凡上网的人,都能经常在论坛上、微博上看到儿童患病无钱医治的求助帖,并能经常看到众多网友慷慨解囊的正能量。去年6月,浙江海宁市甚至发生了一名父亲为给女儿治病铤而走险抢银行的事情,看到这名“劫匪”在银行大厅里泣不成声,在面对电视镜头时潸然泪下,每个善良的人都没法无动于衷。像这样因病返贫、陷入绝境的人和事,相信在江苏省也有不少,一边是许多儿童挣扎在死亡线上,一边是儿童大病救助资金“花不完”,如此鲜明而奇怪的反差令人匪夷所思,更令人心痛不已。
儿童救助资金为什么“花不完”?从侯学元厅长的检讨中可见一斑——民政部门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具体来说,一是该项救助金的社会知晓率不高,导致有些困难家庭不知道有这项救助;二是一些地区对这项救助工作的态度不积极,导致苏中、苏北部分县区出现了个位数申报。两点归结为一点,就是有关部门的工作作风有问题,习惯于高高在上、坐北朝南。政府有好政策却不去大力宣传,群众有困难却漠然视之,难道有关部门就是这样“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如此官僚主义作派,与其说是懒政,不如说是失职;与其说是不作为,不如说是尸位素餐。
进一步看,有关部门对儿童大病救助工作态度不积极,无非是因为他们不能从中捞到好处。试想,如果是三公经费,他们恐怕会以各种名目把钱花得精光,甚至不惜年终突击花钱。而儿童大病救助资金,花出去只是对困难群众有益,有关部门却不能从中获利,甚至不算什么政绩,于是他们便消极以对。有好处的事情抢着干,没好处的事情不愿干,这种怪现象不只体现在儿童大病救助上,也不只体现在某些地方的某个部门身上,说到底是一些工作人员心里没有群众,没有公仆意识,如此尸位素餐,何不回家卖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