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月10日,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人读什么博士?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3月11日《北京青年报》)。
局外人雾里看花,局内人看得真切。对于官员们的“学术热”、“读博热”,民间多有猜测和遐想,但身在官场的孟学农主动来谈这事,自然更有可信度,也更值得玩味。
事实上,“好几个贪官都是博士”并不乏佐证:比如王立军,这位连大学专科都没有读过的公安民警,当了官之后,集教授、博士生导师、18项科研课题主持人、156项专利发明者等荣誉于一身;又比如十八大后第十位落马的省部级高官季建业,伴随其政治光环的褪淡,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学位与官员身份的暧昧等问题也开始显形。
在我们的传统政治语境中,官员们历来注意处理“从政”与“修学”、“为官”与“为学”的关系,留下很多名言警句,譬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只可惜,现在很多官员把它的本意误读了——
不少人把“优”理解为“优秀”,实乃大缪,“优”的本意是“有余力、有时间”,从政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从政。
在大多数公众眼里,博士应是象牙塔上的明珠和宝石,考博是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读博是扒一层皮般的炼狱。然而,官员考博读博则是另一番“美丽”风景:官员职务越高,读博就越轻松,毕业也越容易,许多官员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基本上与其担任行政职务的时间重合,而且工作越忙,读博越轻松。季建业读博时,其职务不断提升,先后任昆山市市长、市委书记、扬州市长,既要处理繁杂的公务,还要潜心学术研究,完成博士课程,真不知他是如何“分身有术”的?
诚如孟学农所言,图虚名,招实祸。官员们虽然头戴博士帽,一付满腹经纶的神情,但“银样鑞枪头”的假李逵终究是上不得战阵、经不起检验的。季建业虽是法学博士,但在南京砍伐梧桐树、旧城改造等公共事件中,他却不善于和公众打交道,对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漠然视之,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弄得干部群众怨声载道,最终还是逃不了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无论是先贤们主张的“仕而学”,还是当前倡导的“学习型组织”建设,都为我们认识和处理学与用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然而,很多好经却被念歪了。要遏制官员们日趋狂热的“学术追求”,让官员们正确处理从政与修学的关系,既需要官员和学术机构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性,更需要对干部考核、评价、选拔等制度设计进行完善,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
孟学农建议中组部把博士官员们招来考一下,我看还是不用了。一来,如果官员学历长期“掺杂使假”,这些博士帽必然沦为笑柄一枚,到时候还有哪个官员愿意戴?二来,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哪些官员真正“有两把刷子”,大家其实心知肚明,有没有博士帽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