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国家发改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部门将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不在公立医疗机构名录的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一律放开,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范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今年初卫计委等部门也出台了鼓励社会办医政策性文件,此次价格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落实、细化该政策。这个落实与细化,主要体现在“进一步放开了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也就是说,非公医疗机构尽管有营利、非营利之分,但价格手段都开始市场化。这是对非公医疗机构定位的充分明确,即“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
至此,我国医疗机构改革方向基本清楚:公立医院重基本医疗,非公医院针对多元需求,互为补充,并有差异化竞争。严格来说,这一方向体现为对既往几次医改经验教训的总结,既不再一味政府包办,也不是全盘市场化,而是以政府与市场有分工、分层次、公平与效率兼顾为原则。在这个基础上,非公医院不再是配角、附属、弥补不足的角色,而是一种分工、参与的角色,与公办医疗机构只是身兼不同任务,但重要性一致。
当然,一直以来的经验告诉人们,医疗这种社会事业一旦交给市场,难免乱象丛生,早期很多地方医疗全盘市场化的乱象即是前车之鉴。民办医院、民办学校等等,其社会形象向来也不是很光鲜。社会资本进入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给人的印象往往就是捞钱,没有责任感,让人不放心。可能因此就会有人担心,非公医疗机构由市场定价,会不会在看病贵的问题上推波助澜,没有解决问题,反使其加剧?
对此,政府监管尤其重要,而公立医疗机构在基础医疗服务上的托底,以及非公医疗机构纳入医保体系,也都是坚守公益性的努力。今天,诸多社会事业改革,无可避免的都开始牵涉市场环节,离不开价格杠杆作用;但另一方面,早期的一些改革教训又往往总结为“市场失灵”。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摆在当前的一个课题便是政府如何与市场分工,拿来市场之效力,又避免市场之弊端,这需要有更多的探索。
长期以来,一些非公机构名为市场补充力量,实为捞钱工具,无法赢得人们的信任,而往往“市场”承担了全部罪名。事实上,大量非公机构一开始就面临身份问题、定位问题,社会责任与自身生存的关系一直无法厘清,往往导致各种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幼儿园在市场盲区夹缝求生,既无责任也无服务质量,鱼龙混杂,乱象丛生。这就是说,对它们而言,市场不像市场,公益无所谓公益,“社会资本”形象沦为獐头鼠目,左右逢源却两头不受欢迎。所以,问题不在于市场和乱象天然挂钩,其实根本就是市场也没给足,管理又不到位。
在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今天,政府向市场充分放权,很多职能开始下放,不再凡事亲力亲为,譬如公办医疗机构强调管、办分离,非公医疗机构不得干涉其定价。以前,政府退身往往变成撇清责任,如今,政府退身但责任还得在,关键在于政府与市场将从切割变成分工,转变思维方式,譬如政府不得干涉非公医疗的价格,但监管必须到位,且如何购买其服务,如何通过医保实现市场医疗公益化,是不可回避的任务。
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那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死循环,正是改革的重点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