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根本上排除自来水污染炸弹也需要制度支撑。比如,应制定统一的公共安全法,把水、电等公共产品纳入到公共安全治理范围
4月12日,造成甘肃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已查明,系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所致。兰州威立雅公司董事长姚昕坦承,此次遭污染的自流沟长期以来都是兰州自来水的一大隐患。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就发生过一次漏油事件,可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又使用到现在(4月13日《京华时报》)。
经过有关方面的积极努力,兰州这起自来水危机事件,终于找到了“凶手”——系中石油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而且监测数据显示自来水污染正在消退。显然,接下来不但要彻底治理污染源,更要严惩相关企业、问责有关责任人。另外,发现时间和苯含量为何存在多种说法,这个问题也值得进一步调查。总之,只有彻底调查处理才能避免这样的水危机再次重演。
自来水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一个城市的生命之水,直接关乎到兰州几百万市民的生命健康,这次竟然遭到污染炸弹的袭击,是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而兰州供水企业的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多年前就遭遇漏油事故,一直没有彻底治理,更让人无法接受。这说明从当地监管部门到供水企业再到石化企业,都没有真正把自来水安全放在心上,这是最让人失望和痛心的地方。
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化工管道发生的漏油事件,就已经发出了警告,然而,当时只是修修补补,并没有彻底治理,这反映出有关方面在工作上持一种应付的态度。此后多年,城市的面子工程越来越漂亮,而深藏地下的供水企业的自流沟与石化企业的化工管道仍然近距离接触,这说明城市治理更注重表面,掩盖了某些民生问题、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自来水污染事件先后在多个城市发生过,每次事件发生后,轻则引发市民抢水,重则导致部分居民住院。环保部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可以说,饮水安全已经成为公众最忧虑的公共问题之一。因此,有必要对所有城市的自来水安全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看看多少城市的生命之水仍被污染炸弹威胁着。
首先要调查水源、输水管道等是否受污染源威胁,然后排除威胁。兰州自来水被原油污染这一事例说明,由于早期规划和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原因,输水管道并不是处于安全状态,而是与化工管道等近距离接触,各种涉污管道就成为随时都有可能污染自来水的炸弹。尽管排除这些地下污染炸弹有不少挑战,但为了确保城市不再发生像兰州这样的水危机,必须要彻底体检。
为给自来水进行全面体检,既需要环保、住建、卫生、安监等多个国家部门牵头,也需要各个省市政府全力配合,因为一些污染炸弹的威胁可能是跨区域的,还有一些污染炸弹是大型企业制造——比如说兰州这起水危机事件就是中石油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只有国家部门介入调查,并督促各地政府整改,才有望彻底排除污染炸弹。
当然,从根本上排除自来水污染炸弹也需要制度支撑。比如,应制定统一的公共安全法,把水、电等公共产品纳入到公共安全治理范围。再比如,尽管各个城市都有《城市供水管理条例》,但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执行效果都不理想,这也是造成自来水危机频发(今年以来媒体就曝光10起自来水异味事件)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完善水法以及国务院《城市供水管理条例》,指导、规范地方自来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