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启程赴美进行国事访问,并将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自担任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主席访问亚洲、非洲、欧洲、拉美和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展现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形象,增加了各国对中国内外政策、执政理念的了解和信心。虽然在访问拉美期间,习近平曾顺访美国并与奥巴马会见,两人也多次在国际会议上相见,但尚未正式互访。这次人们期待已久的重磅访问,不论从中国外交布局上,还是从国际关系塑造上,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中美亲密接触,注定会触及不少令人关注的实质性内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中美之间实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也导致美国国内不少人担心中国将挑战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担心中美关系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尽管中国早就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但美国方面至今态度暧昧。有学者不无担心地表示,中美关系处于一种“临界点”,充满变数。在双边关系处于微妙和转型的历史时刻进行访问,对未来中美关系走向意义重大。
从双边关系来看,在这次访问中,两国领导人将直接就双方的政治、安全、经济等众多重要议题进行沟通,有望在网络安全、南海问题上增加信任,消除误解,在台湾问题上重申双方立场和共识。此外,随访的中央政府高官和省市领导人,将与美国相关部门展开相应的交流与对话,充实和加强各个领域、各个层次间的政府合作,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同时,习近平主席还将广泛开展公共外交,深入企业、民间团体、家庭、学校,与各界人士进行深层次的接触和互动,拉近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巩固中美关系的社会基础。随团访美的15家中国大型企业的高管们可充分利用此次契机,与美国企业家就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展开广泛的对话,探求合作的新领域,推动和拓展中美经贸领域的合作,有助于稳定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充实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
中美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际的和平与稳定。当前国际局势仍处于转型过程中,不安定因素在增加。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作为对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都肩负重要责任的大国,中美双方不管在伊朗、朝鲜和阿富汗等地区热点问题上,还是在防扩散、反恐、联合国维和、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疾病防治、减贫与发展等领域里,都迫切需要展开更加富有成效的工作。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双方在应对全球安全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着分歧和竞争。如果这种竞争升级为全面对抗,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损害。因此,这次两国国家元首面对面地沟通,将可能增信释疑,减少不必要的战略误判,推动双方危机预防和管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推动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兼具象征意义与实质内容。不仅在中国外交史上而且在中美关系史上,对于稳定亚太和世界秩序,都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外交学系主任)
明金维:中国外交的近与远 2010-12-20 |
阮宗泽:中国展示外交新视野 2012-11-29 |
田文林:中国外交发声为什么有底气 2013-05-14 |
钟 声: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的外交开局 2013-08-22 |
贾秀东:习近平三访带给世界三大期待 2013-09-04 |
华益文:北京外交 这个冬天并不冷 2013-12-09 |
华益文:2014,中国外交看点十足 2013-12-26 |
陈在田:中国外交的西进选择 2014-09-11 |
王义桅:中国外交模式的世界意义 2014-09-22 |
中国外交“下半场”精彩画卷徐徐展开 2015-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