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和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拿到一个诺贝尔的自然科学奖,应该是一桩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事。但从国人的表情看,欣喜的固然多,撇嘴的也不少。一则因为屠呦呦没留过洋,没博士头衔,曾经几次落选两院院士,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顶级的科学家;二则因为在追溯她成长过程时,发现她的中学表现实在平平,成绩单上居然有60多分的记载,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能修成正果的慧种。但撇完嘴后细细想想,出问题的似乎不是屠呦呦,而是我们评价学者和评价学生的体制和价值观。
如何评选两院院士,是一个高大上的问题,虽然人们期待有关部门给出一个解释: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怎么就入不了法眼?但这个问题跟寻常百姓关系不大,受影响的主要是逡巡在两院门口,或能进或不能进的准院士们。值得我们寻常百姓关注的,应该是那些偶尔会考60多分的中小学生,他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正生活在父母的焦虑、老师的嫌弃和同学歧视中,或许正因60多分而自暴自弃着……要知道,如今一个高中学生,要是拿着一张某科成绩60多分的成绩单,确实是没法见人的;而屠呦呦1951年就拿着这样的成绩单,进了北大。屠哟哟如果生活在65年后的今天,她还有可能成为屠呦呦吗?今天的教育评价体制,是不是正在以60多分的名义,扼杀着未来的屠呦呦呢?这才是不可小觑的问题。
某科成绩60多分,自然能说明这一学科不优秀,但丝毫不影响别的学科非常优秀。要求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全面”理应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而不应该体现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的各个方面。钱钟书当年考取清华,他的数学成绩就是15分;吴晗考取清华的数学成绩,居然是零分。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后来成为文史领域的卓然大家;就像高中某科成绩60多分的屠呦呦,照样成了中国首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用错误的“全面发展”观设计出来的考试制度,已经将无数钱钟书们、屠呦呦们排斥在清华、北大门外。眼下,未来的钱钟书们也许正硬着头皮在学许多屠呦呦们该学的东西,而未来的屠呦呦们也许正耐着性子在学许多钱钟书们该学的东西……钱学森一再追问: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就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错误的“全面发展”观也许就是祸根之一。
对于“全面发展”的误解,必然导致对于60多分的歧视。因为考试制度影响着评价体制,评价体制左右着教学行为。一个学生考了60多分,就会把全班平均成绩拉下一分,就会影响老师的业绩,就会影响校长对这个班级、这个老师的评价。这样的学生,就会成为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就会落得老师的嫌弃和同学的埋怨,家长自然也不会有好脸色。这样的学生就会成为陪读的人。当评判好学生、好老师、好班级、好学校的标准发生了根本的扭曲,不仅所有的教育手段都有可能异化为学生成才的障碍;而且,整个社会也会形成可怕的合力,不允许教育合乎规律地回归到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钱钟书和屠呦呦的奇迹,根本不可能在今天重现。
就算成不了屠呦呦,60多分也不应该成为学生被歧视的理由。学业成绩差,并不表明生存能力低,也不说明竞争能力弱。几十年后再开同学会,最风光的买单者,往往就是当年学业成绩特别差的那些人。这也应该让老师明白成绩差的学生不该歧视,让家长明白成绩差的孩子未必没有前途,让学生自己明白成绩差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
文/慕毅飞
伍少安:屠呦呦得大奖是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机会 2011-09-15 |
潮 白:重视那些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 2011-09-15 |
刘根生:科学研究,要经得起失败 2011-09-30 |
肖 擎:屠呦呦获奖争议可以休矣 2011-09-30 |
柏木钉:本科生为何不能署名“第一作者” 2012-05-17 |
毛建国:对屠呦呦的关注还能持续多久 2015-10-08 |
刘根生:科研既是“壮丽探险”,更是“长途... 2015-10-08 |
王石川:众声喧哗,莫过度消费屠呦呦 2015-10-08 |
诺奖不是中医发展的“鸡血” 2015-10-08 |
屠呦呦获奖并不证明老套路可取 2015-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