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说,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总理的话,带火了一个词——“地摊经济”,短时间内,社会公众热议并大加赞许。
总理的话让普通民众产生共鸣实属必然。每到夏季,很多民众便非常怀念徐徐微风下几个朋友在大排档围坐一圈,在夜幕中把酒言欢的场景。看看车水马龙、繁星点点,那种欢乐是室内用餐环境无法取代的。但近年来,绝大多数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为了城市整齐划一,治理无序经营,很多地方彻底取缔地摊,尤其是餐饮业的街边大排档,以至于现在很难在城市见到“烟火气”。
推动“地摊经济”,既能加快推动复工复产,拉动就业,又能增加“烟火气”,让城里人品到生活的滋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地摊经济”尤其街边大排档无疑会造成噪声、污水和大气污染。 地摊经济经营商户为了招揽生意,往往会利用很多手段进行营销宣传,随之而来的就是摊主吆喝、客人喧哗等噪声污染。很多露天烧烤店烧烤设施没有配备油烟处理装置,对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此外,露天餐饮店乱倒污水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地摊经济”可能会对周边住户带来影响,甚至带来群众信访的增加。
面对疫情的影响,要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常态化,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小日子”。笔者相信,只要做好引导和帮扶,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切实做好指导帮扶。要求经营户按照污染防治各项要求做好治污设施的安装和运行,并应该做好指导,尤其是科学安装和运行。例如,允许餐饮经营户可以在户外摆摊,但不得户外烧烤食品,而是应该按要求在室内制作等。
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生态环境部门与城市管理部门和属地基层政府密切配合,划定经营区域,避开噪声、水环境敏感点。例如,地摊经营聚集点应该尽可能与居民区保持适当距离,可以充分利用菜市场等场地夜间经营等。
畅通群众沟通渠道。在扶持经营户做好地摊经济的同时,要更加畅通与人民群众的沟通,通过及时、合理地处理好环境信访,了解各方面群众的环境诉求,及时应对,把好事做好。例如,认真对待群众涉及地摊的各类投诉,对接有关部门,协调经营户,及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