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刘泉红:解决好进城农民五大难题
//www.workercn.cn2014-02-11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忽视城镇化质量,忽视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就难以保证失地农民分享到城镇化的发展成果,甚至可能导致其因进城而返贫,以至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当前,各地在积极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妥善解决好失地农民进城后面临的突出问题。如果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忽视城镇化质量,忽视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就难以保证失地农民分享到城镇化的发展成果,甚至可能导致其因进城而返贫,以至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

    一是征地过程中的“历史欠账”问题亟待解决。前几年,在某些地方“以租代征”的征地补偿方式中,部分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款极少,开发商只是以“租金”的方式支付补偿费用,每亩地每年的“租金”甚至低至200元左右,在合同到期后仍以几年前的价格继续“租用”。事实是,其“租用”的地上早已盖起了高楼大厦,产生的利益与农民全无关系。这些遗留问题不解决,就会引发不满情绪。

    二是城市相对较高的生活成本必须加以考量。城乡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很多东西相对便宜,禽、蛋特别是粮食、蔬菜可以自己种,不用买。一旦农民进城后,要交物业费、采暖费、水电气费,买菜、出行也都要花钱,这些费用累积起来是很大的开支。在引导失地农民进城时,如果对生活方式彻底变化的因素考虑不周,进城农民短期内可能很难适应。

    三是必须解决城乡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统一问题。习惯于农村生活的农民,没有大病基本不进城看病,一般倾向于在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解决,且“新农合”、“新农保”对农民保障起了很大的作用。失地农民进城后,门诊费用新农合报销非常有限,小病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相当常见。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劳动能力部分丧失的失地者而言,由于城乡保障尚未并轨,一时不能享有和城镇居民保障水平相当的医疗条件和养老金,因病返贫或丧失工作能力返贫的可能性很大。

    四是要统筹解决就业安置问题。很多农民在农村除了种地,还可以在村里帮忙打零工,种蔬果、搞养殖,在家门口几乎就能赚够自家日常开支的钱。失地农民搬进城后,这些收入都没有了,如果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再加上文化水平有限、理财观念相对较差,若再有赌博等不良嗜好,只会“坐吃山空”,把征地补偿款花完后,这些农民没有真正变成市民,却可能变成贫民,产生不稳定因素。

    五是要充分关注子女教育问题。为了子女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是很多农民选择进城的主要目的之一。农村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尽管教学质量上可能比城里相对差些,但近年来随着国家投入的增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费用看,农村幼儿园一般一学期不超过数百元,中小学严格执行免费政策。相比之下,面对每月上千元的幼儿园费用,小学动辄几万元的择校费及补课费,进城农民必将背上沉重的负担。

    农民为什么进城?愿不愿进城?是不是“被城镇化”?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一些失地农民在身份转变过程中陷入了尴尬境地,说他们是“市民”,保障水平却比城市低,说他们是“农民”,却又没有了土地。从户口方面看,“农”转“非”很简单,“非”再转“农”却几无可能,进来容易退出难,很多问题和矛盾必须加以统筹考量,妥善解决。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