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冯海宁:记者的“城镇化报告”报告了什么
//www.workercn.cn2014-02-11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新一轮城镇化开启了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引擎。这将直接影响2亿人的生活,也将间接影响中国13亿人口的未来。从多路记者春节期间调查情况来看,发展城镇化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城镇化只是“上楼”,距离“人的城镇化”还有一段路要走。(《每日经济新闻》2月10日)

    尽管这只是一组记者走基层的报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报告”,但却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在城镇化浪潮推动下,中国乡村、县城等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既有很多欣喜的发现,也有很多忧愁的发现,暴露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在城镇化中有的地方农民住进好房子,一些地方外出务工者向家乡回流加速等,就是欣喜的变化。但更多的是忧愁,比如,有的地方农村新社区建设与配套不协调,某村有经济开发区但缺企业入驻,有的农村留守现象和空巢现象突出,“打工潮”令某些地方土地撂荒,有的地方城镇化只是“上楼”,户口、社保等问题未解决……

    那么,这组记者撰写的“城镇化报告”,究竟向我们“报告”了什么?或者说,城镇化目前集中暴露了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尽管记者不是专家,也不是按照报告格式撰写文章,但多路记者走基层的所见所闻应该是真实的,这对于认识当前城镇化真相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首先,某些地方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的痕迹很明显。发展城镇化应该是发展“人的城镇化”,即按照人的主要需要发展城镇化,比如,人需要就业,就需要产业支撑;人需要教育、医疗等方面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就需要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先行,但从报道看,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实际只是发展房地产。

    众所周知,发展房地产只是解决了人的居住问题,并不能解决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如果房地产配套设施跟不上,连人居住的问题都解决不好。再联想到多地出现“鬼城”等现象,就必须要调整城镇化发展思维,把户籍改革、产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置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首位。

    其次,靠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并非易事。比如,某村虽然有经济开发区,但是却举步维艰,有的进驻企业5年前就开始投入建设,直到现在还未见效;而且,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标准也在不断降低。这说明,尽管我们找到了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东西——发展产业,但地方政府不一定能找准产业定位。

    第三,谨防发展城镇化让在外务工人群找不到“家”。这组报道中有一篇是《东华村青年的城乡之困:回不去的乡村扎不下根的城》,说的是城市务工人群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其实,在目前2亿多农民工大军中这种情况很多。农民工的“家”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谁来回答,新型城镇化能否解决?

    按理说,在外务工人群应该成为发展城镇化的“主力军”,他们在城市务工经历中掌握不少技能、信息和资源,能给家乡经济产业以有力支撑。但是,家乡目前还没有吸引他们回流的东西,而融入城市又有很高的壁垒。因此,笔者认为,发展新型城镇化重点需要解决2亿多农民工的归属问题。

    另外,进城农民目前只是“上楼”,还需要明确何时实现“人的城镇化”。毫无疑问,发展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尽管一些农民进城之后有了新的生活方式,像城市人一样吃火锅、唱卡拉OK、看电影,但坦率地说,他们很多还是“二等市民”,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不能与城市户籍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