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百 合:把百姓资金当成宝
//www.workercn.cn2014-03-24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不论理财产品叫什么“宝”,说到底,百姓的资金才是宝。金融机构要真正改变“看钱下菜碟”,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关键一步

    对于没有太多积蓄的普通百姓来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人们的“散碎银子”有了好去处:理财没有门槛,金额多少不限,随时可以存取。像活期储蓄一样方便,利率收益却比5年定期存款还要高,这样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众星捧月之下,余额宝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飞速发展,到2月底,余额宝用户数量超过8100万,规模突破5000亿元。

    然而,就在余额宝受到百姓青睐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认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金融“寄生虫”。余额宝以高于银行的利率吸引客户,严重干扰了利率市场,应当予以取缔。

    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追踪一下余额宝的赚钱路径,就不难发现它的确是在用银行的钱来赚银行的钱:先用较高利率把银行的活期储蓄吸引过来,再把这些钱“化零为整”,以更高的利率重新存入银行,来赚取“利差”。

    通常而言,银行是看“钱”下菜碟,存款利率分为三六九等。其中,活期存款利率最低,年利率只有0.35%;定期存款利率要高一些,三年期年利率为4.25%;利率最高、条件最优厚的是同业协议存款,7天或一个月的年化利率可以超过6%,甚至高达9%.当然,这高利率的待遇只有金融机构的大资金才能享受,百姓手里的“散钱”“活钱”是不行的。正是因为活期储蓄与协议存款之间如此大的利差,才使余额宝能够借助货币基金,把活期存款变成协议存款,一倒手就赚了个盆满钵满。

    由此看来,余额宝之所以能够空手套白狼,趴在银行身上“吸血”,从根上说还是银行有短板:一头是给出的收益太低,留不住百姓的散钱;另一头又禁不住大资金的诱惑,竞相开出“高价”争抢。但凡银行能够对“散钱”高看一眼,对“大钱”淡定一些,余额宝们也不会有那么大的生存空间。

    按理说,百姓的“散钱”本来就是放在银行的,而且银行旗下大都有自己的货币基金,应该比余额宝之类更有优势。而银行不肯这样做的原因,还在于垄断。百姓无论把钱放到哪家银行,活期存款的收益都一样低,“爱存不存”。对普通百姓来说,这点钱不存银行也没有更好的去处,收益再低也只能认了。

    实际上,涓涓细流可以成江河,百姓手中的“散钱”放到银行,加起来绝对是一笔“大钱”。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存款总量达45万亿元,其中超过16万亿元为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量1/3还多。这些钱,银行以极低的利率拿过来,再贷出去,利率一下子翻了几十倍,收益相当可观。

    银行财源滚滚,百姓的回报却低得可怜,显然不合理。眼下,面对新的市场竞争,不少银行也推出了类似余额宝的高收益产品。然而,不论理财产品叫什么“宝”,说到底百姓的资金才是宝。金融机构要真正把百姓的资金当成宝,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关键一步。到那时,钱往“高”处走,百姓资金提高收益无须再经过货币基金“倒手”,而是哪家银行给的利率高就把钱存到哪家。市场竞争让百姓的资金成了“香饽饽”,金融机构对百姓的资金不敢怠慢和亏欠,才能实现双方利益共享。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