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本市的PM2.5来源解析研究结果。从来源看,北京本地占比高达64%至72%.其中,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和扬尘四大块仍是重头,机动车排放更是占到31.1%.
找准病根,方能对症下药,清除“心肺之患”,就要先给PM2.5号准脉。雾霾成因复杂多样,这也决定了治霾必定是个系统工程,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不能在源头上搞清其化学组成及季节变化,就难以有理有据地制定方案。实际上,面对雾霾这个关乎城市发展与百姓健康的难题,人们早已铆足了劲,只是苦于没有明确细化的对象,力气不知道往哪使,拳头不知道往哪打。随着雾霾从偶尔到访发展到常驻不走,单纯指望“风局长”“雨局长”已不现实,以科学的研究找到源头,拿出一套根本性的治理方案势在必行。
此番环保部门公布PM2.5来源解析研究结果,无疑为我们的治理指明了方向。在科学的分析结果面前,无端的猜测与没谱的“砖家”可以退场,社会的共识与各方的力量可以凝聚起来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污染主因的认识一度陷入众说纷纭的尴尬,从“烹饪对PM2.5贡献不小”到“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是罪魁祸首”再到“PM2.5来源中机动车只占4%”,各种说法好像都有几分道理,但又似是而非,认识不科学、不一致,行动上难免犹豫。如今,清除了噪音,明确了共识,一腔热情就有了着力点,治理行动也就不会沦为眉毛胡子一把抓。
赢在执行,重在落实。搞清了来源,治理工作就该有的放矢逐步展开。本地 “贡献”最大,我们就要拿出“向自己开刀”的勇气和决心,不苟且、不回避、不姑息,不断地对自身所存问题进行革新与完善,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等领域“贡献最大”,那么,治理工作就要围绕这些方面找准突破口。目前,我们通过出台“京五”标准,完善区域限行,推广新型清洁能源车,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拿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下一步,在继续完善既有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应拿出更多举措,扎实地加以落实。
在这场治理雾霾的攻坚战中,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从来源解析结果看,开车、餐饮、烧烤、建筑涂装、畜禽养殖等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环节都是重要源头。这也意味着,治理大气污染,同样需要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做出改变。必须正视,在严峻的形势面前,过去那种不重视环保的生活方式已不可持续。少开车,多种树,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这些绿色节俭的行为应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自觉选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或许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是治霾这道方程式中的一个变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天空终将清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