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6日,我国一季度经济数据集中出炉。7.4%的GDP增速,较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创1990年来新低。同时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速也有所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放缓,外贸出口同比下降。尽管已有一定心理准备,仍有不少人对中国经济“失速”担忧,其中不乏唱衰、唱空言论。
不可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在加大,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困难不可低估。但总体来看,经济增速仍然运行在一个合理区间。7.4%的增速在世界范围来看仍然处于领跑状态,而且增速放缓某种程度上说源自我国“主动刹车”。更重要的是,在看似平淡的数据中,我国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的迹象日益凸显。自3月份以来,多项先行指标已经回升,铁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日均发电量等指标均出现回暖,再次展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未来增长的潜力。对此,我们应当有信心和底气。
快不等于好,慢也不等于坏。只要经济发展符合增长规律,速度稍微有所减缓大可不必惊慌。长期以来,世界习惯关注中国经济增速,国内不少人也养成了“高增长依赖症”。一旦经济指标不太乐观,希冀政府出手进行“强刺激”的声音就会出现。诚然,采取“强刺激”措施在短时间内能让数据变得漂亮起来,但不过是解一时之困、救一时之急,同时还会衍生出更多问题,习惯向刺激要增长决非长远之计,决非发展福音。
今天,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保持两位数“奔跑”不切实际,必须要放缓脚步,为经济提质增效腾挪空间,来解决“做蛋糕”、“分蛋糕”中累积的种种问题。可以说,只要增长和就业不越出下限,通胀不突破上限,经济增速比预期目标高一点、低一点都很正常,都在一个合理区间。秉承这一基本态度,在这一区间内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经济内生动力,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上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才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值得关注、最应该努力的方面。
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今天的中国经济需要步子更稳一点。坚定对中国经济韧性的信心,既保持定力又主动作为,中国经济有望真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增长,朝着更加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