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4日下午发布微博:“今天一上班,喊冤的人就堵在我公司门口。我问北京高院办公室怎么办?他们答复,一般喊冤的去高院信访室。特约监督员过问的案子,要让监督员写上自己的意见报高院。我可怎么办呢?”3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北京法院特邀监督员聘任大会,聘请300名社会各界人士为北京法院第六届特邀监督员,潘石屹是其中之一。(11月5日《深圳晚报》)
潘石屹并不愿意沦为花瓶。他在微博上已经表示:“我承诺绝不因个人或公司的事,利用此身份去过问或麻烦法院。我愿为那些受到冤屈的人们去奔走。我愿为法制和社会进步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无论是不是作秀,有这种决心就值得称道。当然,监督是承诺,更是承担,知易行难。面对潘石屹的公开承诺,不少人真是找上门了——据潘石屹所称,“今天一上班,喊冤的人就堵在我公司门口。”
面对喊冤者登门“拜访”,潘石屹显然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即违承诺,又负所托。潘石屹在问“我可怎么办呢?”答案有现成的:北京高院办公室称,一般喊冤的去高院信访室。特约监督员过问的案子,要让监督员写上自己的意见报高院。换言之,面对喊冤者,潘石屹不能一推了之,应该践诺,即过问,并写上自己的意见报高院。不知道登门喊冤的人有多少?如果少了,依潘石屹的精力尚能应对;如果多了呢?潘石屹本身是繁忙的商人,恐怕无力招架。好在据潘石屹称,“好几位律师(包括刑法专业)都愿意义务帮助。靠我一人肯定抓瞎。”如果真有专业人士帮助潘石屹,不仅对潘石屹是好事,对喊冤者也是好事。
可预计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潘石屹门前喊冤或求助的人一定越来越多。有网友调侃,潘石屹开个律所吧,赚钱伸冤两不误!开律所未必可行,但潘石屹依靠自己雄厚的财力以及热忱的公民责任,完全可以配备一个专业团队。须知,北京高院的特邀监督员不只是光环,需要实打实地付出,否则就是尸位素餐。如果潘石屹真愿意承担,无论建个援助中心,还是其他什么团队,确实能够一举多得,甚至可以推动法治进步。
由潘石屹担任北京高院特邀评论员引发热议,还应该关注的是,其一,如何健全喊冤者的表达渠道?潘石屹一公布自己特邀监督员的身份,就受到关注,就有人上门,而设置特邀监督员的根本目的并非为了帮人伸冤,而喊冤者求助潘石屹,值得深思。其二,北京高院此次聘请300名监督员,不知道这些监督员能否像潘石屹一样公开承诺,并积极履职?此外,有人质疑,不应该聘请潘石屹当监督员。这是一种偏见,北京市高院自1998年开始实行特邀监督员制度以来,至今已有15年时间,共聘任五届社会各界人士担任市高级法院特邀监督员。特邀监督员制度是人民法院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基层群众中聘请。既然聘请对象很广泛,何必盯着潘石屹的商人身份?更何况,潘石屹还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对北京高院监督是其职责。
潘石屹当上了特邀监督员,刚刚起步。监督员也需要大众的监督,每个公民对他都可以监督,潘石屹怎么履职的,做得好不好,公民完全有话说。期待潘石屹不辱使命,也期待其他监督员忠实履职。监督只是手段,推动司法进步,维护公共利益,显然更是公众愿意看到的。